阅读历史 |

努力尽今夕(1 / 1)

加入书签

过年的时候珺林向姥爷陈静轩和父亲蔡云山强烈表达了继承祖业的愿望,陈静轩很不愿意,认为女孩子不应该吃这个苦,蔡云山也希望这么累的事交给家里男人做就好了,女孩子就要漂漂亮亮,不能灰头土脸的上山烧火。

珺林不同意,和陈静轩、蔡云山打赌,明天春天茶季,谁卖的茶多听谁的。一言为定,珺林和陈静轩,蔡云山签字画押。而过年的时候,珺林和小霖同学都没闲着,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年后的拍摄事宜。突然疫情爆发,大家都困守家中,清明前,情况还不得好转,采茶工也进不来山。趁着这段时间,珺林拿起手中的相机,对准家里的茶山,对准山中的烟岚,一刻也不停的每天拍摄,剪辑,配音,没有采茶工,珺林和妈妈敏霞自己上,姥姥清芬依旧是家里的大后方,珺林头发一挽,穿上便捷的工作服,背上背篓开干。

总之是一个很艰难的春天,疫情导致很多经销商和买茶人进不来山,每天现炒的毛尖卖不出去,没有采茶工,茶叶都长在山上,变不成干茶,没有经销商和买茶人,鲜叶不敢收购,积压的毛尖都是茶人积攒的血汗钱,陈静轩和蔡云山的嘴急的起了泡。

珺林白天采茶收茶拍摄记录,晚上剪辑顺便记录陈静轩和蔡云山炒茶,在珺林坚持不懈的记录更新下,来咨询加微信的人络绎不绝,珺林和杨霖天天忙的对话的功夫都没有,清明后,杨霖经过层层关卡报备来到了珺林的身边,拿起了珺林的相机帮珺林拍摄记录,珺林终于腾出来手跟顾客交流回复,用电商物流发出了大批的毛尖,最终那个春天,一大半的毛尖都是珺林通过网络卖出。

陈静轩和蔡云山终于点头教珺林,把珺林带到了茶房,开始手把手教珺林炒茶。蔡云山上手,陈静轩指点,珺林进步飞快,尽管手上的水泡让盖碗都拿不稳了,但是珺林还是坚持着,谷雨过后,陈静轩和蔡云山把珺林带上山,带珺林看采摘过后的茶叶,嫩芽已经采摘大半,只剩少量的芽叶还在发芽生长,陈静轩说:“珺林,咱们毛尖只卖春茶,春茶贵如金。秋茶有劲,回甘快,秋茶平价是口粮茶,春秋两季是最忙的时候,你个小妮子受得了不。搞了茶你都不能天天美美的打扮了,不能美甲不能化妆,不能涂护手霜,茶人的手就是生命比脸贵,我怕你吃苦啊”。

“姥爷,我不怕吃苦,山里人哪有不吃苦的啊,我在这出生,在这长大,我要在这一辈子住下去,我不走”。

“你不嫁人了,不到人家去”。蔡云山笑珺林。

“不,我生在茶山,也要埋在茶山,谁想娶我,到咱家来,咱家房子大呆的下,山多养得起。”珺林靠在父亲肩膀上开心的的说。

“我不想离开茶山,不想离开松树奶奶,我要一辈子陪着你们”。

“好,好,好。姥爷一辈子陪着珺林,咱们三代人一起把茶代代传承下去”。

“说好了哈,那我以后就在姥爷和母亲的光辉下,向前进,把咱们家茶打出名声,打出中国,打到全世界”。

“珺林提议:姥爷姓陈,爸爸姓蔡,陈蔡是一脉相承的好茶,以后咱们叫陈蔡佳茗吧,姥爷、爸,咱们现在立下一个小目标哈,陈蔡佳茗的茶要畅享全世界,成为信阳毛尖第一茶”。

好,好,好,伴随着爽朗的笑声,三代茶人在老松树下完成了传承的交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