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第三世 出世(1 / 3)

加入书签

(1)

温暖、欣喜,象又一朵开放的花朵,胡照英醒来。

她翻身下床,感到精力充沛,伸伸胳膊、蹬蹬腿,摇了摇尾巴,坐到床上醒醒觉,琢磨琢磨前尘往事,想一想自己在此处的缘由,坚定一下自己的信心,站到石镜前。

石镜上显示:

第三世

朝代:春秋时代

君主:周平王姬宜臼

费明阁:黎国大夫田仲平之女,名田桐

胡照英:郑国渔人吴喜年

即时阴历一月十五月上,出洞,十年后,阴历八月十五月上归

切切

第三世,那么前两世……好似从未有过,不过这确乎是第三次在画眉洞里醒来,胡照英想:

也许冥冥之中的前两世自己已经种下与费明阁的缘分,只要好好培育,会越走越近。

胡照英被自己的想象鼓舞,一阵激动,拍了拍爪子,款步走出画眉洞,哼唱着,来到外面。

外面黑咕隆咚的,没有月,狂风席卷着漫天飞雪扑面而来。但是胡照英斗志昂扬,浑身暖暖的,有使不完的劲儿,撒欢儿的跑起来。

飞奔出山林,不觉已天明。雪依然纷纷扬扬,风似乎没那么紧了,面前一条大河,已经封冻了。

胡照英顺着冰面飞奔,狐狸的爪子不打滑,胡照英跑的象一道银色的闪电。

正当得意时,耳朵眼儿里梆的被楔进了什么东西,弄得耳鼓嗡嗡作响。

胡照英吓了一跳,扑通趴倒,拿爪子拔下来一看,是一柄渔叉。

眼光扫到一个男子正从远处跑来,胡照英正想打探路途,趁他离的远未能看清,也化为一个男子站起来戳着渔叉等着。

(2)

那男子近前看到胡照英,眯着眼上下细细打量一番,施了一礼说:“先生,刚才是你在跑吗?”

胡照英还了一礼,递过渔叉,说:“是啊,你的渔叉?”

那男子接过渔叉,说:“失礼了,我看到一大团银灰色的东西滑过冰面,不知是什么,就叉了一下,先生也跑得太快了,简直……”

胡照英笑道:“不知者不怪,况且我也没伤到。敢问兄台,这是到了什么地界?”

那男子说:“郑国大郑河。”

胡照英心念一动,说:“兄台大名?”

那男子说:“吴喜年。”

胡照英明白这是缘法凑巧,合该遇到自己,点点头,说:“我叫胡照英,喜年兄,可知黎国在哪边?”

吴喜年说:“就是东面邻国。”

胡照英料想如果直接说:你跟我到黎国去吧,伺机让一个官宦家的女儿爱上你。

他一定觉得突兀荒唐,一口回绝,不如迂回一点,停下来交个朋友,择机带他去找田桐,安排机缘。

吴喜年中等身材,敦实厚重,虽然没有斜眼龅牙,但是长的着实不太顺眼。

眼中略带市侩,一种人为财死、无知无畏的勇气。

天寒地冻,站在那里瑟缩着。

胡照英仔细一看他,确定连自己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盯着他的眼睛使劲照了照,黑洞洞的,根本照不见他的灵魂,可知是自己无疑,不禁沮丧。

吴喜年拿手在胡照英面前晃了晃,说:“喂,胡先生?”

胡照英回过神儿来笑笑,变了个双鱼玉佩,从腰上解下来,递给吴喜年,说:“我想在喜年兄家小住几日,不知可否?”

(3)

吴喜年笑嘻嘻的接过玉佩,拿袖子擦了擦,仔细观瞧,狐疑的看了一眼胡照英,把玉佩递给胡照英说:“这玉怕不把小人的房子买下来,太贵重了。”

胡照英说:“我既给了你,就值,收下吧。”看他迟疑,胡照英说:“不够?我的剑……”解下缀满宝石的短剑,作势递给他。

吴喜年连连摆手,说:“够了够了。”连忙把玉佩揣在怀里,满面堆笑,说:“先生跟我来。”

转过一片白杨林,就到了一个小村落,吴喜年家在村边上,紧靠白杨林,三间低矮草房,篱笆院儿。

进了房,吴喜年生了火,说:“胡先生,你且在这里少待,我到集市上去买些酒食。”

胡照英看他心不在焉,料他不识玉佩真假,急着到集市上找人沽价而售,就微笑着点头。

吴喜年着急忙慌着走了。

胡照英开了门到院子里,风没有那么烈了,雪还是大片的飘落,不紧不慢。

这时节,吴喜年的日子该不好过吧,贪点儿小财也有情可原。

胡照英叹一口气,想不通灵魂投了胎是不是只能成为一类人,还是象掷色子,成为什么人都有可能?

据说人和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8%,而人和人之间的相似度高达99.99%,所谓人同此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