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招魂引路(1 / 2)

加入书签

河道上面当然有桥的,不过那是阳间的桥,师傅要过阳间的桥,必定会迷失。  瞎子又说,:“喊魂引路度你师父过河。”  瞎子说,一定要赶在师傅出殡之前,不然这尸体一旦出了门,就回不了魂,这回不了魂,就投不了胎,这永远都只能做孤魂野鬼。  村里人听说师傅要提前出殡,吓得是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生怕招惹邪祟。  刚入夜这村子里就安静的可怕。  我和瞎子来到了冥花流岸边,河流并不宽也就七八米,这桥啊,是青石桥。  我拿了四支白蜡烛摆在了桥上的四个角,然后用打火机给它点上。  烛火在黑夜里闪耀着,就如同四只鬼火在夜里摇曳,这是真正的直入脑门的。  瞎子说着:“你拿错了,是白蜡烛。”  红白相反。  我回着:“哦!没错是白蜡烛,”  我紧接着又拿了一个小铜鼎摆在了桥的中央,点了一炷香,然后特别恭敬的把香插在了小铜鼎里,嘴里叽里咕噜的念了一句瞎子教我的咒语,念完了我就忘记自己念了什么。  我担心没念对,就问瞎子:“哎!我念对了吗?”  瞎子青黑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说着:“嘿嘿!你还记得你刚刚念过什么了吗?”  我摇了摇头,还真是不记得了,  “哼!全忘光了?”  我努力的回想,瞎子刚教我的时候我还记得清楚,刚才念了一边还有些模糊的记得,这会儿尽然全忘记了。  见了鬼了,怎么连一个字一个音都不记得了。  我惊着:“哎!怎么会这样?”  瞎子说着:“你尽管在念一次,”  我说我都忘光了,怎么念?  瞎子说,让我念就念。  这说来也是奇怪,对着香炉这咒语竟然是脱口而出。  在念咒的时候,我是心思沉静,勿我两忘,这脑海中啊是一片清明。  不知不觉这咒语又念完了,咒音落地我有些不敢相信,“哎呦,我刚刚又念了?”  瞎子点了点头,说着:“嗯,你果然通灵!”  “通灵?”  瞎子说着:“每一行都要有天赋,唱歌的要嗓子,运动员要体魄,而我们这行最好能通灵,先干活,以后有机会再跟你细说吧!”  你想说我还不愿意听呢,要不是最近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我才懒得问,这搞得我好像很想知道些什么似的。  瞎子原本还让我准备一只烤猪,可我那还有那个钱,就换成了一只鸡,公鸡还不行,说是公鸡身上的阳气太重,还非得要老母鸡。  老母鸡可是下蛋的宝贝,也不便宜,搞到最后,我可是偷偷摸摸的把我们家的老母鸡偷了出了,这要是让我老妈知道,还不知道要怎么教训我。  把考的油黑发亮的老母鸡摆在了小铜鼎的前面,我才跑回到瞎子的身旁。  瞎子说着:“好了,开始喊吧!”  我问着:“怎么喊?”  “你没听过有人喊魂吗?哪些掉在河里淹死的,或者客死异乡的,都要喊魂。”  瞎子这么一说,我好像听人喊过,于是就喊了起来:“回来吧,师傅,回来吧。”  瞎子听我这么喊着,怒道:“这得喊名字,谁知道你喊的师傅是谁。”  我师傅姓朱名荣,于是我喊着:“回来吧,朱荣!回来吧,朱荣!”  喊叫声在黑夜里回荡,虽然知道是自己在喊,但回荡的声音依旧让我感觉瘆得慌。  “回来吧,朱荣!”阴风一阵一阵的,吹着桥头四周的烛光不停的摇曳。  瞎子说着:“撒一下元宝纸钱。”  我从塑料袋里,抓起一把纸钱是往天空高高的抛起。  一边撒纸钱,一边喊着:“朱荣,回来吧!朱荣,回来吧!”  这些对我们来说只是纸钱,但这些对师傅来说那就是白花花的真钱。  “回来吧!朱荣!”  喊魂都是一刻钟,过了这个时间也就没用了,可一直喊了十几二十分钟,也没有看到师傅的踪迹。  瞎子说着:“你师父恐怕回不来了,或者说是他来不了了,”  想起师傅要成为孤魂野鬼,要饱受日晒雨淋之苦,这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问着:“怎么会这样?我师傅为什么回不来?”  “他有可能是想回,回不来。”  这时,村里传来了唢呐吹响的声音。  伴随着唢呐声响起的是一阵阵的哭声。  是要出殡了,农村人都迷信,认为提前出殡会招惹邪祟,很多的亲朋好友都不敢来。  送葬的人就是更少了,队伍是稀稀拉拉的,从师傅家出发往后山走去。  瞎子又说着:“我们赶紧过去吧!”  送葬的队伍前面是送葬队的,一边走还一边撒着纸钱,还大声高喊着:“阴人出殡,阳人回避。”  而后是阿梅抱着师傅的遗照,紧接着就是灵棺了,林一大师也在送葬的队伍里,他穿了一身土黄色的道袍,背后是一个显目的八卦图案。  我和瞎子跟上了队伍。  驼背老人说着:“没放封口钱,子孙钉也没上也没有红线,棺材也没加杉木,”  驼背说的这些,我在瞎子给我的那本书上都见过。  封口钱,一般都是古代的铜钱,放在嘴里,听说如果不放的话,死去的人会在阴间乱说话,会搞得阳间在世的人不得安宁。  而子孙钉,就是七颗定棺钉的正中间那根钉子。  子孙钉上一定要拴一根红线,让孝子拉一下,木匠轻轻的一敲,那就算是完事儿了,意思是留后!  棺材,一定要加上杉木,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引雷,雷雨天气,你可能就会看见,一条条的雷龙击打着墓地。  瞎子听着是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