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60.被砍死的嫂嫂十五(2 / 3)

加入书签

楚云梨选中这里,纯粹是因为这儿离苗家很近。

她拿着户籍和契书回到镇上,到家后就把这两样东西摆在了苗母面前。

苗母在娘家的时候认得几个字,看到两张文书,气不打一处来,提了扫帚就要抽人。

楚云梨当然不会乖乖坐着挨打,拔腿就跑。

苗母提着扫把狂追,没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她将手里的扫帚一扔,拍着大腿吼:“你个败家子!有几个子儿就飘了,孩子还这么小,用钱的地方多着,你不知道攒着吗?不会过日子,早知道我就不给你省了……我看你是要气死我。”

“娘,陶家我回不去,那我也不可能一辈子住在这儿啊。”楚云梨把人扶回了椅子上,耐心解释,“大哥大嫂现在不生我的气,那以后呢?家和才能万事兴,你疼女儿,不想让我乱花银子,那我也舍不得你们为了兄妹的事不和操心。别说大哥了,四姐在城里住得那么挤,我没回来住她不会多想,我要是长期住在娘家,她肯定会有想法。到时她拖家带口回来,你收留还是不收留?不收留她有话说,可要是收留了,大哥大嫂能愿意?”

姐妹是人,除了二姐苗翠花同样嫁在镇上,三姐去城里做了妾,四姐侥幸嫁入城里,但一家子近二十口人就挤四间房。

四间房子隔了又隔,四姐住的那个屋……说是一间房,其实只摆得下一张床,进屋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脱鞋睡觉。

京城的有许多人家都是这么挤着的,这倒也正常。当初苗家夫妻不答应这门婚事,四姐翠湖非要嫁,拦都拦不住。

苗翠湖嫁人有五年了,先生了一个女儿,一年后生了双胎,孩子生得急,生双胎还伤了身,她带着三个孩子,人熬得又瘦又黄。

苗母很心疼,苗翠湖也想搬回来住,但苗家夫妻没答应。

他们确实可以照顾一下老四,让夫妻俩带着孩子搬回来,但且不说家里的儿媳妇会不高兴,那老四凭什么要把房子留给别人住?

搬出来容易,想要搬回去就难了。

至于买房……夫妻俩带着三个体弱的孩子,能把日子过下去就不错了,即便能买院子,至少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

还有,如果他们到平安镇上买院子,那还能看到点希望。但是京城的人有一种执念,死活不愿意住到城外。

苗母想到四女儿,只觉得糟心:“你和她不一样!”

楚云梨笑了:“娘,我知道你的心意,如果我没本事搬出去住,那我肯定厚着脸皮留下,但我有这个能力,又怎么能留在家里给你们添麻烦?”

苗母看了一眼房契:“你这丫头,从小就有主意。”

苗翠红确实是个要强的人,在陶家那边一步步退让,也是因为她拿陶家人当自家人。

苗家夫妻确实值得她掏心掏肺,陶家凭什么?

楚云梨兴致勃勃地带着祖孙二人去看了那个买下来的院子。

这院子房主每隔几个月会回来打扫一下,主要是想让卖相好点,此外只有卖房子的中人偶尔会带着买主过看一看。

院子挺干净,但是因为久未住人,有一股霉味儿。楚云梨到处查看了一番,屋子不算旧,可以就怎么将就住,但房顶需要找匠人收拾一番。

这只有中人来开的院子如今苗家母女进去了,好多人都看在了眼里,一会儿就有人来问。

买了院子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苗母当场就欣慰的表示这是自己女儿买下的。

在众人惊讶又艳羡的目光中,苗母解释:“之前绣的那个百子图被贵人看上了,我一直都觉得,翠红有几分财运。那图值不了这么多银子,奈何刚好有贵人喜欢。城里的那些贵人你们也知道,都不拿银子当银子,但凡喜欢的东西,金山银山都愿意往里砸……”

她这么说,也是怕有人盯上了女儿。

楚云梨找来了匠人,还去镇上的家具铺子里新买了床和桌椅,厨房里的锅被启走,那灶台也不像样子,她干脆起来能重新打过。

院子里开着门,不少匠人进进出出,还有不少人去看新奇,众人来来往往。

这么新奇的事自然也传入了陶家人的耳中。

陶家父子在城里干活,陶桃花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实在憋不住,跟桃园说了半天。

桃园心不在焉,她面上没表露,其实心里很害怕。要是陶振平后悔了,又跑去求苗翠红回来,到时她该怎么办?

陶桃花没有得到桃园的回应,很不满意,于是进屋跟母亲说了这事。

陶母惊讶:“买院子了?我记得那个院子才三间房,要价四十两啊。”

那院子不大,也就比他们这个大上一点。

陶桃花点头:“都这么说呢,刚才我也去看过了,那里面确实有人在修整。”

陶母捶了一下枕头:“你大哥也是,把这么好的媳妇放跑了……也怪我,当初你嫂嫂进门之后就让她忙这忙那,从来不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