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叶少帅(1 / 3)

加入书签

Democracy(民主)和Science(科学)本身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沈之秋留学的时候就接触过,按道理,秦二小姐不应没听说过。不过兴许她真没留意也说不定,这事不重要,沈之秋也不继续纠结。

说起这个,沈之秋倒想起一件事,是关于海月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

他想了想,趁着大家说话的间隙,对沈父道:[父亲还记得两天前那篇报纸上的文章?]

[怎么?]

沈父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件事情。

他当然记得那篇文章,他还记得文章不过千字,通篇铿锵有力,痛陈时弊,对当局的剖析不可谓不一针见血。许多原本麻木的同仁看了,都免不了激起一番热血。

这也是他今日为什么会亲自参加这场宴会的原因。

[那篇文章是海月写的。]

[当真?]

沈父一双昏黄的老眼陡然露出一丝精光,看向海月。

沈父一身传统长衫,蜀锦缎子,老式花样,手里杵了根紫檀木拐杖。许是常年经商,他脸上总挂着一团和气,丝毫不拿架子。沈家虽是商贾之家,却极其知书达理,很有一副儒商的意味儿。

海月突然被点名,也愣了一下,不懂沈之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说这个。

沈之秋给她一个安定的眼神,又在沈父耳边低语几句,沈父忽然转头,对海月笑着说:[难得你有此家国情怀,伯父就成全你。]

海月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见沈伯父就招来秘书,吩咐说:[和魏副官说,沈家愿意捐出菀州城那个炼钢厂。]

在场除了沈之秋,莫不惊呆了。

那可是炼钢厂,这个年代什么都缺,一家实业工厂谓妥妥的摇钱树,何况是炼钢厂!

秦晓雅咬咬唇,有些心疼。她想说些什么,又听沈之秋对海月低语道:[你要的事,我都支持。]

原来,又是为秦海月!

秦晓雅抿着唇,双手死死握住咖啡杯。

海月也从惊诧中回过神,听见沈之秋的话,联想到那篇文章,忽然明白了沈之秋所有的举动。

半月前,北方沿海沦陷,当局懦弱,一再退让求和。海月愤懑之下,以[山海]为笔名写过一篇文章。许多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悲愤的青年在痛斥当局,其实文章的真正意思是希望唤醒当局,保卫河山,积极抗战。

沈之秋在这次抗战募捐活动中,捐出炼钢厂,以实际行动回应她。

她果然没看错人。

海月心中大动,不觉缓缓望向沈之秋。

那目光湿润又深情。十年的生离死别,那些痛悔的过往,没来得及说过的话,没来得及实现的承诺,所有的一切,全都饱含在这道目光里。

沈之秋对上这样的眼睛,不禁愣怔在当场。

海月怎么了?

为什么她的目光会这么悲伤?

他很想细细问问她。

但他还没开口,大厅突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原是魏副官把沈家捐款的事公布了,少帅带头向沈老爷致谢。

沈父杵着拐杖起身,远远望见被一群政界人物众星拱月般簇拥在中心的一个年轻人。那人身着军服,个子高高的,太远了,看不清脸,只觉十分英挺。

想必这就是叶大帅之子叶翊了。

这位叶大少在政界可谓大名鼎鼎,说起来也是个毁誉掺半的人物。

当局和善,洋人打到哪片地界上,把哪片地送给他们就是,主打的就是以和为贵。偏叶大少主战,铁了心要还击。再偏偏他手段了得,不听他的,他有的是办法服人,久而久之有人私下里给他取了个悍匪的外号。

议论归议论,实际上怕他的虽然多,但巴结他的更多。叶家这位大公子手里掌握的,可不止那点职位所带来的权柄。

沈父笑笑,意料之内地朝他点点头,对沈之秋说:[我老了,走不动了,之秋,你过去帮我致辞罢。]

沈之秋明白父亲的意思,也不推辞,再看了海月一眼,起身走往舞台。

沈之秋在台上说了什么,海月半个字都没听进去。

从她见到叶翊的那一刻,她的身体就如被雷电劈般,五脏俱焚,大脑一片空白。

她一生都避之不及的人,就这么赫然出现在她眼前。

她怎么忘了,上一世,叶翊就是在这场宴会上见到的自己。

那时她根本不知道有人带了双掠夺的眼睛,一直在暗中观察自己。她对叶翊的注意,是在叶翊彻底暴露出对她的企图后。那时她才知道叶翊对自己有多疯狂,也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救过的人,就是叶翊。

如果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她是否还会救他?

海月想了想,也许还是会救,只是再也不会叫他有机会发现自己就是当年那个女孩了。

沈之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