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同路人(2 / 2)

加入书签

呢!谈好了,儿子就来跟母亲细说”。

姬夫人点了点头,“去吧,好生招待客人。”

姬克放忙向会客厅去,刚跨进院门,见石桌前站着位身穿素锦长袍的男子,身材高大,临风而立,便高声道:“兄台可是新科榜眼代向南?”

那男子听得声音,便既回头:“正是不才。兄台可是姬克放?”

姬克放见代向南约摸二十二三岁模样,卧蚕眉、丹凤眼,端正的脸宠,很是和气的一位书生。笑答道:“正是小弟。”回头对身后的小厮说:“去泡壶好茶来。”

代向南也听同袍说起过这位姬公子。据说前段时日被看作女人被刘公子调戏,今日算是见到真人了。

姬克放还没出孝,一身白麻衣,显得飘逸无边,一双眼睛极为出色,如星光华彩,流溢四方,嘴角微微上翘,说不出一股又想调笑你,又想宽慰你的矛盾样,当真如芝兰玉树一般。

代向南笑道:“姬兄不必客气,皇上今日下了旨,命小弟陪同姬兄伯母还乡,小弟是来商量何日起程的。”

正说看,小厮奉茶来了。

姬克放挥手让小厮退下,亲自给代向南斟茶,道:“麻烦代兄亲来,克放应先拜访代兄,只是家慈自父亲去后,心神哀伤,克放日日陪伴,总不能稍解情怀。家慈希望尽早启程回乡,克放打点行装,备齐路上所用之物,大概十日左右,便可启程。”

代向男点点头:“如此甚好,三月十五是个好日子,宜远游,距今刚好十二天,咱们定在那一日,可好?”

姬克放道:“甚好。三月十五日晨,恭候代兄了!”

代向南又与克放闲聊几句,品茶数杯,便起身告辞。

姬克放殷勤地将他送到大门口,又派小厮驾车送他回家。自己去向母亲说了启程的日子。

在这短短的的十二天里姬克放为打点行装,购买所需之物,忙得脚不沾地,而代向南却在京城惹了一枝俏莲蓉。

代向南见姬克放殷勤相送,盛情难却之下,只好坐了姬家的马车回兰芝阁。京城一派繁华,商铺林立,行人漫漫。沿街有小贩随意摆放的小货摊,各种胭脂水粉、西货干贝、逗趣玩意、口味多杂的小点心等丛丛林立,向世人诉说着京城的大气与精致。

代向南是湖广襄阳府光化县人氏,去年连中乡试、会试,今年二月初九殿试被皇上恩赐为前三甲榜眼。

金榜题名到今日不过二十余日,让他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中榜之前,住普通客店与其他学子们七八个人挤在一间房里,每日里书墨香伴着脚臭味齐散共发,读书音掺着鼻鼾声齐响共鸣。都是贫寒士子,一个冬天都不去洗澡的大有人在。房间里的味道当真是一缕缕、一重重、时好时坏,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殿试中榜后当日便被光禄寺安排进专为前三甲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居住的兰芝阁。兰芝阁是由三个独立小院落组成。院中遍种芝兰,好多品种代向南都不认得,只觉得草木青翠、幽雅怡人。转过前厅后,有一泊宁静的小池塘,呈方形,塘水碧绿,中有锦鲤蜿蜒嬉戏,水塘里才露出的荷角小小的,颤巍巍的在水面轻轻浮动。荷塘中央起了一坐攒尖八角亭,精致小巧,四周挂有白色轻纱,十分蔓妙。

二月十五日皇上赐宴琼林阁,席上百味珍馐、美酒醇厚。而后的十余日,更是大宴小宴无一日间断,今天是同袍会,明日朝中某位大臣相请,实在是无一丝空闲。

昨天皇上下旨,新科榜眼代向南陪同镇国将军家眷回乡办理后事,二个月后,回京诉职。

猛然接到这种要帮人办理后事的圣旨,代向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新科榜眼帮人办后事?这个差事未免有些像开玩笑。当晚他就带着疑问拜见了他的恩师,翰林院学士汪鹏举。汪大人年过四十,一脸正气。永乐二年进士,在京城的深水中淌了十来个年来了。

汪鹏举一听他的来意,便笑道:“好运气!好运气!”

代向南忙施礼道:“恩师取笑了……”

汪鹏举正色道:“向南,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私下里这京城的官儿们,只怕都想抢你的差事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