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五十五章 曙光(2 / 3)

加入书签

远干脆扯过白板,在上面画了一个锁孔的样子,再点了几个点,道:“我们把锁子拆了,因为在我看来,锁孔内的划痕还是太多了,超过了正常的锁具的水平,当然,这个判断是基于经验的…接下来,我们大范围的取了一些点,于是就能看到,锁具内出现各种金属元素的范围,是超范围的。”

这要是换一个年轻技术员说这个话,肯定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但江远这么说的时候,柳景辉第一时间就是顺着他的思路考虑了。

“你的意思,我先理解一下…你说的这些金属元素,是钥匙带来的,是不属于锁具本身的?”柳景辉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江远点头:“铬镍这样的元素,至少不是锁具本身的。但是,这个锁具内,也没有典型的技术性开锁的痕迹。所以,说是钥匙带来的,可以这么理解。”

“但是超范围?超过了正常的要是的范围?”

“超过了该锁具的钥匙的范围。”江远说到这里,自己一拍脑门:“是新配的钥匙?也不对,新配的钥匙,也不至于留下这么多的痕迹…”

“等等,再让我理解一下!”柳景辉对于任何新线索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一边思考一边道:“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新配的钥匙,其实比原配的钥匙大,所以戳的更深,戳的痕迹也更深?”

“唔…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不过可以再加一条,新配的钥匙也更糙一点,虽然配锁的人会打磨打磨,但钥匙上的沟沟壑壑都很细,即使细心打磨,也不能完全磨平,所以要戳几次以后才能比较契合…”

“所以有人用新配的钥匙,打开了这个房门?”柳景辉一拍大腿,感觉豁然开朗。

江远不得不泼冷水给他,道:“没这么简单,如果只是开一次门,不应该留下这么多,这么广泛的痕迹的。假如是新配的钥匙,可能要戳十几次,甚至一二十次,才会留下这么多的细小的痕迹,尤其是伸出的痕迹,所以,又感觉像是一种新型的开锁工具…”

江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柳景辉催问:“新的开锁工具吗?那岂不是目标更明确了?”

“是啊,我这几天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有一款新的开锁工具的话,我觉得凶手应该会忍不住使用的。不可能只使用一次就放弃。”江远说着看看柳景辉,决定说的严谨一点:“当然,也不排除凶手就是这么谨慎,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开锁工具来找凶手就很难了…”

“最近几年有新的开锁工具上市吗?”柳景辉突然问。

“锁具发展的很慢了…恩,也可以顺着你的这个思路查一查,凶手也许不敢将曾经的开锁工具拿出来售卖,或者继续使用,但有可能以此为生,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或者开一家公司?”江远说的不是很确定,这个条件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宽泛,理论上,所有锁具公司的,做开锁生意的,做保险柜生意的,还有时兴的电子锁相关产业链的人员,都算是范围内了,这个名单要么太大,要么就要漏人,属于是找徐泰宁都没法排查的那种。

柳景辉叭叭抽着雪茄,不停的吐着浓雾。

他比江远更能意识到江远的这个方案的弱实用性。或许可以反向操作,先确定嫌疑人的名单,然后看看他们是否有锁具相关的工作方向,又或者盗窃和入室盗窃方面的嫌疑和名声…

可实际上,就算没有江远的推论,嫌疑人若是有这方面的经历,也是会被格外标注的。

而要想正向侦查,通过将凶手跟锁具联系起来,再寻找凶手,也还是很难。因为做锁具,或者说开发一种新的锁具,其实并不是什么赚钱的行当,做入室盗窃的小偷,显然也不是什么不可抛弃的终身职业。

理论上,假如凶手真的在这方面有天赋的话,他10年前能做出特殊的令江远都不确定的新型开锁工具,那10年后的今天,他或许早就在机械或其他什么方面出头了,根本用不着表现这方面的才华。

若是10年前的女儿的同龄人为凶手的话,算算时间,凶手此时刚好本科毕业,说不定还读研去了个好学校,并借着好头脑读了完全不同的专业也有可能。

这或许才是真相…

柳景辉想到这里,使劲摇摇头,将雪茄一放,道:“我们不能从这个方向考虑。”

“恩?”江远不解。

柳景辉:“我的意思是说,咱们刚才不是在说新配的钥匙吗?比起发明一种全新的你都不知道的开锁工具,新配了钥匙这件事,不是更合理吗?剃刀理论,如果能用简单的解释,就不要用复杂的那个。”

“新配的钥匙,无法解释大量的细密的划痕。”江远这个念头也转了好几天了。

“确实。”柳景辉再次拿起雪茄,叭叭的抽了一会:“其实,不管是哪种猜想,如果认为门锁是非正常打开的,那都可以理解为非熟人作案,这也可以解释幸存的小男孩说,凶手有两个人的情况,入室盗窃或者入室抢劫由多人构成是比较常见的…唔…”

江远听音辨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