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房地产(2 / 4)

加入书签

说,凡是有利的事,哪怕是蝇头小利,哼哼,最后的结果你就可想而知,肯定到不了旁人的手嘛。这是规律,万古不变的规律,嗯,万古都不变。人死了,那个身体是一定要埋掉的,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嘛,有什么需要回避的?可是,到后来你们就会很奇怪地发现,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奢侈到当你们的亲人去世以后,你都会因此忘掉伤心,忘掉难过……”

他说着说着,布满暗影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并不太白的眼白当中的血丝变得更加粗厚恐怖了,仿佛他的父母都刚刚去世,但是眼下却没钱埋葬一样。想来他也是想到了什么伤心之事所以才这样的,让人看着也挺可怜的,那么大的一个人了,离老也不远了,至少在精神方面说他已经被黄土埋半截了并不为过。

桂明一边率性地开着车,一边天马行空地琢磨着这倒腾墓地和狗改不了吃屎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乎都忘记了薛薇这个大美女的存在,也忘记了去欣赏大路两旁田野里的醉人风光。

薛薇和小李也都笑而不语,听任老刘继续胡扯下去。

随后,老刘又重点从经济投资的角度,充分利用他作为年长者的优势,对持有红顶景观陵园墓地的各种好处进行了一番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其目的就是要劝说桂明、薛薇和小李等人都跟着他购买几块墓地。一个人既然进了火坑,自然也希望有人陪着他。

“刘经理,看来你自己已经买了几块喽?”薛薇抽空插话道,同时注意看着老刘的表情,以防这个问题惹他老人家不高兴。

“我当然买了!”老刘把黝黑的脖子一挺,斜楞着一对肿眼泡子硬硬地说道,“不然我能忽悠你们买吗?等回到咱们公司之后,我把我的那些小房产证拿给你们看,绝对不是假的,不是忽悠!”

“这个东西还用房产证啊?”小李有些吃惊地问道,脑子一时转不过来,“一想想家里放着这个玩意,我怎么感觉怪瘆人的呢?”

“你听听你说得好吧,什么东西没有证啊?”老刘哈哈大笑之后非常豪爽地回道,他早就想好怎么对付这个问题了,就像搞传销的人都有对话底稿一样,“而且,这个证还是经过市民政局鉴证过的呢,不然的话那还不乱套了啊,是吧?什么事都得讲个规矩,对不对?死人的事和活人的事其实都是一样的,分毫不差的,中国人都讲视死如生嘛。”

没什么文化的人居然也会用成语了。

没多久,一行四人就穿过几个村庄和集市,绕过几座低山丘陵,来到了一处风景还算秀丽的山坳跟前,一个古色古香、规模宏伟的景观陵园就展现在了大家面前。桂明把车停好之后,就随着老刘的指引,带着薛薇和小李款步往陵园正门走去。

站在其实还可以改进得更好一些的陵园大门口就可以大致看出,整个景观陵园的布局摆设可谓是独具匠心、构思巧妙,可圈可点之处还是颇多的。整个园区依托倾斜的山体,顺势建在层层递进的若干个梯形平台之上,前半部分主要由假山、水池、小桥、回廊、凉亭、宫殿、楼阁等园林小景和各色仿古建筑组成,后半部分则规整地分布着等级不同的规格各异的墓穴阵列。穿过那个非常类似故宫太和殿的大门楼子,进了陵园的前半部分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像穿过了故宫的午门,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太和殿前面一样。那仿造的五座汉白玉金水桥,那桥下潺潺的流水,那一步高似一步的台阶,以及东西两座模仿故宫角楼建造的配楼等,都极好地展示了陵园老板那种对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的刻意模仿的意思,同时也极好地展示了普罗大众那似乎已经变了味道的审美情趣,或者说是被陵园的老板以及那些所谓的能工巧匠们大大曲解了的老百姓对逝者的最朴素的感情。

老刘这个典型的社会人很聪明,他非常懂得其他三人的心理,因而牢牢地抓在薛薇不放,一心要把她当做最难攻克的堡垒先行攻克,所以他一直都在滔滔不绝地口若悬河地怂恿和鼓动她购买墓穴。薛薇被老刘这厮聒噪得实在有些不堪忍受,但是又不好轻易拂了这老货刻意膨胀起来的面子,因而只好格格地发笑,口中却并不敢怎么随便表态。老刘却又误以为她已经对这档子事情动了心思,初步有了投资的意思,于是便愈加卖力地鼓吹起来,大有不替人家卖出几套墓穴誓不罢休的意味,反正他闲着也是无聊。

四人边走边看,很随意地在院内各处溜达着,一切全凭老刘的兴趣和安排。旁边不时有类似导游的漂亮女孩领着人数不等的三两支队伍也来参观,其中多数以中老年人为主,搞得这个埋死人骨灰的地方好像一个很不错的旅游景点一样。桂明暗想,本来该是一场风花雪月味道极浓的美丽郊游的,结果竟然被老刘搞成了不尴不尬的墓穴推销游,早知道就不让他喝那么多好酒了,或者干脆不理会他的建议就是了,真是一心软成千古恨啊。他此时虽烦老刘,却又不怎么恨他,因为这个老货说起来也挺好玩的,非常适合给他和薛薇打掩护。

再后来,四人来到了陵园最北头一棵粗大遒劲的老枣树跟前,老刘突然指着这棵大枣树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