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6 章(2 / 3)

加入书签

温声问:“是不是崔家这婚事没成?”

李世民一点也不意外长孙氏能猜出来,臊眉耷眼地说:“是,那老匹夫说崔家小儿命中不宜早婚。”

长孙氏叹了一声:“那也罢了,强扭的瓜不甜。”

李世民:“我也是这么想的,咱家的女儿还愁嫁不到好人家吗?只有别人求着娶的,没有上赶着求别人的。只是不知该怎么跟娴儿说。”

大公主名叫李娴。

李世民现在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就该先跟崔家通过气,然后再问大闺女,宁苦别人家孩子,不苦自己家女儿嘛!

只是现在后悔也迟了,大闺女早就知道这件事,她本就看重那崔家小儿,又以为自己即将与他成婚,几个月过去,只怕早就情根深种,现在再说婚事不成,她定然要伤心。

唉!

长孙氏秀眉微蹙:“妾一直心存疑惑,娴儿一向端庄持重,幼时住在王府,后来久居深宫,极少有出去的时候,即便出去也有仆婢跟随,还有兄弟陪伴左右,想来没有与外男单独相处的机会,怎么会对崔家郎君有意,而我们从前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若说只是听说崔郎君的名声便芳心暗许,长孙氏是不信的。她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李娴不是这样的人。

李世民轻咳一声:“朕偷偷让她见过。”

长孙氏:“……”

李承乾:“……”

原来是你!坑闺女侠!

李世民也很委屈,他也是为闺女好,希望她嫁给喜欢的人嘛。

都怪崔家那老匹夫拒婚,才让他这么尴尬!

长孙氏:“罢了,妾身来与娴儿说,一郎就不要管了。”

李世民非常感动,拉着长孙氏的手眼泪汪汪。

李承乾:“……”

*

不知道长孙氏怎么和大公主说的,第一天李承乾去看她的时候,她虽然略有些憔悴,神态却很平和,并不像很伤心的样子。

李承乾松了半口气,但不敢完全放心,担心大公主心里难过,只是面上强撑。

大公主李娴看见他这样就笑了,赶紧招呼他坐下,又叫人拿茶水点心,问:“你知道了?”

李承乾点点头:“阿姐,你不要难过。”

李娴摇摇头:“我没什么难过的,只是远远见过一回,连话都没说过,能有什么感情?”

李承乾看着她眼下的青黑。

李娴叹了一声:“只是有些没脸罢了。我倒不觉得如何,只是连累父亲和母亲为我操心,我身为人女,心中不免愧疚。”

李承乾观察大公主神色,见她神色坦然不似作伪,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阿姐不要想那么多,崔家娶不到你,那是他们家没福气!阿耶肯定会给你挑个更好的,让崔家后悔去吧!更不用觉得愧疚,阿耶阿娘是我们父母,为你操心不是应该的嘛。”

李娴无奈道:“这话只有你会说,都是被父亲母亲惯的。”

李承乾得意洋洋:“本来就是这样,亲人就是要互相惦记、互相麻烦,不然和陌生人有什么区别?阿耶阿娘操心我,我也操心他们啊,尤其是阿耶,真是让我操碎了心!”

李娴听得发笑,虽然都是事实,但小小少年语重心长地说替父亲操碎了心,这场景实在太有意思了。

随后又若有所思:“我也该为父亲母亲做点什么。”

李承乾点头:“阿姐你绣工那么好,可以给阿耶阿娘绣点东西呀,他们肯定很高兴。”

李娴脸有点发红:“会不会太普通了,我平时也会绣点东西给父亲母亲的。”

李承乾一拍手:“那就不用特意送了,这已经足够了。”

后来李娴还是经常做些衣裳帕子送给李世民和长孙氏,偶尔还亲自下厨以表孝心。

李承乾和李世民则忙着发展商业的事,按照他们的计划,是先小后大、先内后外,循序渐进,逐渐改变商业环境,并扩大经商范围。

先逐步取消对商业的禁止,再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等等。

很快,朝廷颁布了几条新政策,

原本并不起眼,但随着大唐商业活动明显更加活跃?,世家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

只能说不愧是世家,家族能绵延千年是有原因的。若非他们之前太过骄傲大意,也不至于直到去岁科举结果出来才看出李世民在暗戳戳削弱他们。

现在眼睛肯稍微往下看一看,脑子和敏锐度也就回来了。

可惜已经晚了。

还是那句话,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底蕴都是纸老虎,阴谋也是。不管这世家是从春秋时期传下来的,还是从洪荒时期传下来的,几门大炮往门口一摆,屁都不敢放一个。

世家非常气恼,他们清楚这几个政策只是小试牛刀,之后还会有更多惊喜等着他们。

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