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7 章(2 / 2)

加入书签

,妾自然没有什么担心的。只是不知二郎打算将冠礼放在什么时候?”

李世民毫不犹豫回答:“自然是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的确是好日子,二郎替承乾费心了。”长孙氏先是夸了一句,然后说,“只是二月正值春耕,二郎难免操劳,承乾的冠礼不若往后挪一挪吧。”

李世民不太乐意。

二月行冠礼本就是俗成的规矩,二月二更是一等一的好日子,以后都没有这样合适的吉日了。

再说大唐以农耕为主,一年十二个月,有八九个月都属于农忙时期,难道要把承乾的冠礼推到冬天吗?

额……好像也不是不行。

李世民暗自盘算,虽然大家都喜欢二月行冠,但也不是必须如此,其他月份找个好日子也可以。虽然没有二月二吉利,但不是李世民飘,他儿子都是神仙转世了,还在乎这一点点意头上的差距吗?

相较之下,避开农时行冠礼好处多多,别的不说,只李承乾在民间的声望就会再提一大截。

自然,皇室也是如此。

想明白后,李世民点头道:“那就依你的,改日我让太史局再看看,挑个农闲的好日子为承乾举行冠礼。”

李承乾有点小小的失望,他还挺想当大人的,但是只有一点点,毕竟成了大人就要帮阿耶干很多活,他就忙不过来了。

长孙氏却是真真切切松了口气。

李世民前朝还有事,陪妻儿说了会儿话就离开了。

长孙氏拿着本书,半天没有翻过一页。

李承乾在她旁边练字,见长孙氏心事重重,回想刚才发生的事,好奇道:“阿娘不希望我加冠吗?”

长孙氏回过神,看着逐渐长大的儿子,秀美的眉目笼起几分愁绪。

她的确不希望李承乾这么早加冠。

表面上看,提前加冠是件好事,这代表李世民看重李承乾,太子之位将会更加稳固。

但从长远来看,过早插手朝政也就是过早分走李世民的权柄,现在李世民不介意,但是以后呢?

古往今来,前期宠爱万千,后期备受忌惮,最终结局凄凉的太子还少吗?

按照长孙氏的想法,李承乾现在就很好。先帮着处理一点琐碎小事,主要目的是学习锻炼,对帝王权利没有什么影响。等他再长大一点,李世民年纪也见长,再一点点深入接触朝政。

一个年富力强、自己能力出众、身后还有势力支持,几近完美、随时能取代自己的储君,和一个年轻但稚嫩,虽然聪慧但缺乏经验,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储君,对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君主来说差异是巨大的。

有些时候,走得慢才能走得稳。

但李世民显然不这么想,可能是对未来的自己有信心,不认为他会忌惮太子,可能是希望储君能早日独当一面,国家后继有人,他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也可能只是单纯看重李承乾,迫不及待想要培养他。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已经做了这个决定,长孙氏一时也没有办法。

长孙氏没把这些思虑告诉李承乾,他年纪还小,只要做一个好儿子好太子即可,如果因为她的话移了性情,反而和李世民生疏就不好了。

好在冠礼挪到了冬天,她还有时间思考对策。!

千山不关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