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登高(2 / 3)

加入书签

r>
天幕里再次出现了李白小人,只见小人在地图上不断移动,每点亮一个地方,就有一堆小人蜂拥而至。

“为什么现在说的诗人没有一个在我们的时代……”李世民早已恢复好之前被扰动的心神,看着李白如此炙手可热,他此刻哀怨地说道。

李白,杜牧,杜甫,唐朝上了三位,不可谓不多。

但是!

一个都没有他的份儿。

长孙氏抿嘴一笑,“大王,虽然他们都在我们身后,但是这也意味着他们都能写到我们啊。”

写到我们吗?

李世民其实还是忐忑的,他很想看诗人会给他写什么诗歌,毕竟一不小心就留名千古了。

不知道他们会给自己什么样的评价,尤其是在他有弑兄夺位打算的情况下……

事成之后,成王败寇是一方面,反正他与太子就差赤膊干架了,不死不休也不为过。

但是弑兄这个名声传出去又是另一方面,因为真的不好听。

【杜牧打卡了李白去过的宣州,身为头号迷弟的杜甫不遑多让,也et过李白同款城市,白帝城。】

【大历二年,杜甫来到白帝城。这一年,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了,大唐的盛世也结束了,这场战争持续时间整整持续了八年,在深刻影响整个唐朝的命运同时,也耗尽了杜甫,李白,高适等盛唐诗人的青春。】

“安史之乱,盛世不再……”

李世民也不想东想西了,眼睛死死盯着天幕上那几行字。还在开国之初的他感觉呼吸有些困难,天幕啊,你可知我快要把一整个朝代的心都要担忧完了。

茶摊

这是什么死亡通知单。

被点到名字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

安史之乱,李白极为苦恼地蹙了一下眉头,安和史,这两个字的组合他不是很清楚,但是安这一字却会让他想起一个在皇宫里常常听到的名字——安禄山。

【此时的杜甫离死亡很近了,三年之后他将在穷困潦倒中离世,但同时,晚年里的杜甫诗艺精绝,无论平仄对仗,还是起承转合,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

我后面过得这么不好吗。

穷困潦倒?

杜甫身子僵住了,眼神一时空茫茫的。

身为官宦子弟,名门之后,他生活一直过得很顺风顺水,除了落第之外没受过什么挫折。

对于现在的杜甫而言,他很难相信这是今后他的命运。

画面流转,只见一位老者正在艰难攀爬高台。

一袭青衫连补丁都堵不住的破旧,老者头发灰白,眼神浑浊,脚步蹒跚,在攀登路上时不时地又是气喘又是咳嗽。

一阵风吹来,乱糟糟的长眉和胡须向后纠缠。一看就能看出,此人是风烛残年,大限将至了。

那是我?

杜甫的心里受到了冲击,下意识地往后仰了一下。

“子美——”

“子美!”

李白和高适连忙制止住杜甫后仰的趋势,茶摊地方不大,杜甫这般差点要连带摊主的圆凳一并栽倒在地上。

“我,我无碍,多谢二位。”杜甫有自己后面的落魄震惊到,但还是勉力支撑起身体,一边道谢,一边示意自己无事。

“看天幕接下来怎么说吧,毕竟有安史之乱在,动乱之下,过的不好也很正常。”

【登高望远,怀古伤感,杜甫也未能免俗,百感交集下,杜甫留下了这篇被后世称之为古今七律之冠的诗歌——《登高》】

高适扬起头,瞪大眼睛看向天幕:

“古今七律之冠,好高的评价!子美你的诗一定写的极妙,比杜牧写的还好。”诗歌全文还没放出来他就直接开吹。

李白则是一挑眉,一摊手:“厉害了,我们子美。”

天幕在高适和李白的你一眼我一语里不紧不慢地放出了全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对仗确实精妙。”杜甫首先肯定了自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好大的气势,好!”刘彻眼前一亮,拊掌叫好。虽然这类律诗是在他之后的朝代出现,但是身为皇帝的他很是欣赏这种气势磅礴的意境。

无边,没有边际,不尽,没有尽头。萧萧风大,滚滚长江,这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天幕上的下一行字才刚刚露出一点,刘彻忽然产生了好奇。

这该怎么接呢,气势已经极尽铺排了,他想象不出还能怎么写。

【万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