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八十七章 三厂工地(3 / 4)

加入书签

。”

“好,一起去看看,这里的食堂有什么特色。”

造船厂食堂是首批盖好的建筑之一,它足足有四层楼的高度,其中一层楼做饭,二三四层楼吃饭,饭菜全部通过电梯上传,非常先进。

由于房顶已经全部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所以,做饭的能源也可以优先使用太阳能,电力不足的话再用天然气。

此时,由于只有建造造船厂的工人,并没有造船的工人,所以,食堂只开了二层就足够用餐了。

在二层的门口部位,一个大牌子上清晰地写着三个字:办卡处。

孔老二有些不好意思:“秦总,咱们的饭卡一顿限额三十,我的卡恐怕没法给大家伙一起刷,我再给你们办三张卡。”

“不用了,还是我来吧。”秦涛说道。

“您好。”办卡处的工作人员是一名二十来岁的漂亮女孩,她的声音也很甜:“现在,请先生坐到前面的椅子上。”

秦涛坐了下来。

“现在,请看摄像头,保持微笑。”

“好。”

“现在,请眨动一下眼睛。”

武胜利在一旁看得无比惊讶:“不是办卡吗?这是在干什么?”

“办卡啊。”

“办卡还需要照相?”

“嗯,是这样的,我们的工人在干活的时候,带着饭卡不方便,但是如果要是不带饭卡,又不能吃饭,所以,我们就第一个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对于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平时带饭卡没什么问题,很多公司都要戴胸卡,把饭卡塞到后面去就行。

但是,对于在工地上干活的人来说,带着这东西就不方便了,塞口袋也不保险,爬上爬下的很容易丢失。

所以,去年年底,明州集团年会的时候,秦涛提出来了要厉行节约,他们建筑公司也就搞起来了饭卡制度,搞了两个月,孔老二就知道这东西不靠谱,得换!

于是,和鹅厂那边一商量,鹅厂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用我们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吧。

人脸识别技术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在八十年代进入实用化阶段,而鹅厂利用这些年来的电子技术发展,完善了人脸识别,给工地食堂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秦涛照完了,站了起来。

“您好,充值一百。”女孩伸手。

赵玲把钱递了过去:“三百,咱们办三张,来,我办第二张。”

孔老二瞪起来了眼珠子:“小王,你看不出来这是咱们集团的领导吗?”

名叫小王的女孩点头:“当然看出来了,但是,您说过,任何人都不能违规走后门,集团领导也不例外。”

“好,说得好,就得这样,集团账目必须要分明,任何一个领导都想要来走后门免费吃喝,那企业就被吃垮了。”秦涛说完,又看了这个女孩一眼:“你做得很好,等到这边造船厂正式开业之后,你去三厂财务科上班吧。”

孔老二在一旁睁大了眼睛。

三厂建设完毕,就会正式开工,这三厂是需要很多人的,有船工,也得有管理人员,有财务人员。

秦涛还为这些人员的配备发愁呢,毕竟不能把明州的人都调过来,得分一部分过来,再招收一部分。

财务人员更加重要,能否恪守原则,关系到造船厂的未来,眼前这个女孩只是个普通的办卡员,但是却不卑不亢,认出来了自己是集团一把手,都要收取相关费用,这样的人已经很少见了,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打磨,没有变得世故圆滑,很好。

小王也楞了一下:“秦总,我就是个小小的专科生…”

大学不断扩招,高等毕业生的含金量也在不断下降。

以前的时候,专科生也是很牛的,进入工厂就是干部编制,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的专科生,在社会上很难找工作,她也是应聘了很多企业,都被嫌弃学历低,才跑来这里当办卡员的。

说到底,这就是个临时工。

现在,秦总居然要将她招收为明州集团的正式员工,还是财务人员!这绝对就是一步登天啊。

“是会计专业的吗?”秦涛问道:“有会计证吗?”

“是,有。”

“那就行,咱们集团招聘人才,并不是完全看重学历,也看重个人的素质。”秦涛说道:“以后在集团里好好干。”

“是,多谢秦总。”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

秦涛笑了笑,拿着饭卡走向窗口。

“爸,你想吃点什么?”

武胜利从窗口看进去,发现里面还有很多自己不认识的饭菜。

“这是什么?”

“石榴鸡。”

“那个呢?”

“羊肉豆子汤。”

“那个薄薄脆脆的?”

“卷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