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耳目(1 / 3)

加入书签

夫妻二人一路无言,行至议事殿外。

本朝皇帝崇尚简朴,宫殿楼阁修得大多质朴却不失宏伟,精致端庄的飞凤檐角下,回廊相接。

议事殿是皇帝每日批奏折与朝臣议事之地,乔书珞鲜少来此处。

她亭亭然同顾怀远两人立在廊下,殿外侍候的公公正要入殿通传,却忽然听里面传来一阵声响。

皇帝这是摔了折子。

顾怀远拧眉,皇帝向来慈厚,今日怎么发了这么大的火气?

一时间,议事殿内外噤若寒蝉,再听不见动静。

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本要进去通传的那位公公瞬间进退两难,额角不由冒了滴冷汗。

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殿内,颤巍巍地禀出殿外定北侯携夫人求见一事。

正值盛年的帝王捏了捏眉心,神色缓和下来,沉声应允。

乔书珞与顾怀远一同入内,瞥见地上散落的奏折,心中诧异,但也从容行过礼数。

皇帝见他们夫妻二人,郎才女貌,颇为般配,心里被堵着的那口气总算顺畅了些。

当即挥手命人赐座:“朕忧心珞儿婚事多年,始终寻不见能与她相配的儿郎。直到怀远回京,朕左思右想,始终觉得还是你们二人最为相宜,这才下了赐婚的旨意。今日见得你们二人如此登对,朕心甚慰。”

皇帝与他们虽有君臣之分,可从亲缘上来说,他终究是乔书珞的姨父。

此行谢恩,皇帝并未摆出帝王的架子,反倒如同一位操心的长辈,贺了二人新婚之喜后又是一阵千叮万嘱。

两人恭敬受教,一一应下。

闲谈片刻,皇帝已将叮嘱唠叨得差不多,又含笑道:“珞儿,皇后今晨一早便开始同朕念叨说要见你,特意让朕少留你一会儿。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了,你快些去吧,不然她又得埋怨朕。”

乔书珞行礼应是。

而顾怀远是朝臣,进不得后宫,皇帝正好有事与他商议,便将其留在了议事殿。

乔书珞刚一出殿,便瞧见了皇后身边的李嬷嬷,想来是已在外面等候多时了。

由李嬷嬷带路,乔书珞不多时便行至凤仪宫外。受了皇后的吩咐,李嬷嬷直接将人带入殿内,并未遣人通报。

殿内萦绕着皇后喜用的龙脑香,乔书珞闻不得这样浓的熏香,胸腔泛上一阵痒意,却她被硬生生地压了回去。

皇后坐在殿中的软榻之上,气度雍容华贵不失威仪,是常年掌管后宫练就的风范。

她的身侧还站着一人,颀长身姿,着明黄衣饰,上锈九蟒,金冠束发,光彩照人。

不必想,正是她的那位表兄,当今太子,齐时。

见到乔书珞进殿,皇后特意起身迎上来,扶起正打算行礼的乔书珞:“行了,就你规矩多,在本宫这里都是一家人,无需在意这些礼数。”

乔书珞嫣然一笑,皇后待她向来极好:“宫中来了这么多回,书珞哪里会不知道凤仪宫在何处,娘娘何必特意遣嬷嬷来接?”

“莫不是忘了,你从前在这宫中便迷过路,若不是赵家那小子寻到你,不知那日你自己一人还要转悠多久才能摸回凤仪宫来。”

赵家那小子。

乔书珞知晓皇后说的是赵铭久,心头微动,却不曾表现出来:“那都是七八岁时的事了,娘娘怎么还将书珞当小孩儿呢。”

皇后笑嗔:“哪怕你如今为人新妇,可在本宫眼里你分明还是个小丫头。”

“母后说的不错,而且还是个整日板着一张脸的小丫头。”齐时从一旁凑上来,补道。

齐时是皇后独子,天资聪颖,一生下来便被立为东宫,四年前又被天家派去边关历练,行军打仗,一律如普通将士,前不久才被召回京中。

想来,天家打算让齐时接手政务了。

乔书珞无奈,却又不得不承认,儿时的自己因怕生确实是少言寡语。

齐时语气松快:“也不知父皇是如何指的这桩婚,竟将你们两个闷葫芦凑在了一处去。”

皇后闻言,嗔他一眼:“休要胡说。再者,你前月才回京,与顾怀远相处甚少,哪里听到的这些捕风捉影的言论?”

“母后不知。”齐时解释道,“儿臣在边关时便认识顾怀远,与他交情尚可。他在军中治下极严,可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冷厉狠辣。”

“要是早知道他才是儿臣的妹夫,那儿臣必然要好好敲打他一番。”齐时语气遗憾,“只是可惜了,前些年竟敲打错了人……”

说到此处,齐时方反应过来自己失言,连忙噤声。

皇后察觉到不对,亦顺势引开了话题,拉着乔书珞的手嘘寒问暖。

乔书珞母亲早逝,有些事情自然需她这个做姨母的亲自来叮嘱才能放心。

于是,她便将一旁碍眼的齐时给赶了出去:“顾怀远如今应当还在皇上的议事殿中,你既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