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86 赵雍,他真是个老六(1 / 2)

加入书签

站在上帝视角,熊午良很了解赵雍的性格——

此人为人低调,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秦楚魏韩齐燕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中原鏊兵打得不亦乐乎,‘天下第一强国’的名号屡易其手。

而赵国呢?

踏踏实实地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安心搞好内政变法——然后盯着中山国猛吃!

秦楚丹阳大战,魏韩等国都掺和进来……赵国逮住空子,猛攻中山国。

垂沙之战,秦楚魏韩齐五个大国打成一团粥……赵国逮住空子,猛攻中山国。

五国伐齐之战,吸引了全天下的关注……赵国逮住空子,猛攻中山国。

如是反复——赵国始终锲而不舍地盯着中山国穷追猛打,日日蚕食夜夜惦记,终于彻底吞并了这个国家,使得赵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半,国力空前强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赵雍是个相当执着的人——只要认准目标,就百折不挠,宁可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也要达成目的。

不得不说:得罪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

而熊午良知道,赵雍在吞并了中山国之后,目标就一直是秦国——为了打秦国,赵雍不惜以身犯险,多次亲自乔装进入秦国境内打探用兵路线……

当初打中山国,赵雍锲而不舍。

眼下打秦国,赵雍肯定也是锲而不舍!

……

听着熊午良的分析,众将的眉头渐渐解锁——

还好。

如果当真要同时面对秦赵魏韩四个大国……虽然曲阳新军的将军们向来狂傲,但此刻也要心里打怵。

现在得出结论,赵国是我们这一边的……众将都松了一口气。

唯有熊午良,仍然面色沉凝——

“赵国不惜背信弃义,一旦开战,必定会用精锐骑兵主力直插咸阳,争取一战灭秦。”熊午良的脸色十分沉重,看得帐中众将都有些惊异。

灭秦,这不挺好的吗?

秦国是我们的死仇啊!

曲阳侯……为什么这个脸色?

熊午良继续说道:“秦军主力都在南线与我们纠缠,赵国肯定会借机收取大量的秦国国土……而我们的收获不会太多。”

“赵国本就势大,若再吞并秦国,将达到极盛!”

众将恍然。

不愧是曲阳侯啊!

当前对秦之战尚未结束,君侯已经在思考下一场战事了。

熊午良继续用手指轻轻敲打着面前的长案,一边思忖一边道:“秦国被灭,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

“与其和赵国接壤……还不如留着半死不活的秦国充当赵楚之间的缓冲区。”

话说以楚国现在的国力,并不怕赵国了。

但是有这么一个强邻,总归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楚国缺少战马,除了骁骑军之外,几乎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在南方打仗还好,若在秦土这样北方的平原和丘陵地形与赵国的骑兵军团作战,天然地处于劣势。

熊午良站起身来,来到挂着的舆图前面,目光飞速闪动——

楚国该怎么办?

就此撤军?

白忙活一场……怕是心有不甘。

继续拖着,或是想办法强行消灭面前的秦军、直奔咸阳,争取赶在赵国下场之前先把秦国灭掉……那么楚国将会直接与赵国接壤,而且楚军眼下只有一两万人,赵国如果突然发难,未必能顶得住。

北方的地形,利于骑兵穿插——赵国如果切断了楚军的退路,仅有一两万军队的熊午良甚至还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熊午良的目光渐渐往左……脑海中一个全新的计划,渐渐成形。

又过了些许时日——

越来越多的秦军,被调往南线,疯狂地进攻楚军的防线……然后撞得头破血流。

死伤甚众,尸体堆积如山。

经过青羽卫的打探……得知秦国前前后后已经在南线集结了超过十万的兵力,而且更多的援军还在前来。

秦国是发了狠了——不但要救出白起,而且一定要把楚军重新推下【褒水】,决不能教楚国人在【故道】扎根!

楚国占据故道,就随时能掏一把秦国的腹地,仿佛是在秦国的肚脐眼儿上镶了一根钉子。

秦军如蚂蚁一般越聚越多,就连素来骄横的曲阳新军将官们,都有点儿头皮发麻了。

“只要赵国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熊午良对着众将如是说道。

……

赵雍顶盔贯甲,站在一辆宽阔的战车之上,遥遥西望,意气风发!

“王父!”长公子赵章同样穿着一身甲胄,虎虎生风地走来:“我军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西进攻秦!”

“根据情报——秦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