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6章 迁都金陵(3 / 4)

加入书签

以证明大乾王朝的赫赫武功了。

不过攻克金陵城虽然也是引起了轰动,但是很多人在看到上一期大乾周刊的时候,就已经是能够猜到,第二兵团拿下金陵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虽然有轰动,但是却不如建平之战的轰动这么大。

人们更在意的反而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迁都。

要知道,大乾的高级文武官员,很多都是亲耳听楚行说过饮马秦淮河,有朝一日迁都金陵,所以迁都这个事情,在大乾王朝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不能谈及的话题。

所以这一次的大乾周刊上,同样也是有评论文章去分析,攻克金陵城后,迁都金陵城是否可行,如果迁都,什么时候迁都等等。

毫无疑问,这是楚行指示下,事先对迁都一事开始向外透风,毕竟身为一个君主,就算是想要迁都了,但是也不能自己先开口说啊,得有臣子们上折子啊。

而很快,陈先赟从金陵城发来的折子就是送到了扬州,陈先赟正式奏请迁都金陵城。

但是李大虎也是很快传来了奏折,说什么应当迁都到故都,也就是长安,如今长安虽然还没有拿下,但是可以在武昌设立行在。

不过很快也有人上折,认为扬州才是最好的,那也不要去,就在扬州!

对于这种混乱,作为百官之首的赛八仙很快也是上了折子,而他的折子比较有意思,他请求迁都金陵,以金陵为京师,但同时以扬州为南都,以燕京为北都,以长安为西都。

好嘛,这直接把还没有拿下的燕京都当成北都,把长安为西都了。

而且就差个东都就能够把东南西北给凑齐了。

从地图上来看,其实金陵也可以看成是东都了,但是京师就是京师,是不能称之为东都的,所以东都只能是空置而不设。

赛八仙的这道折子,可以说也是煞费苦心的结果,因为虽然楚行多次透露迁都金陵城的口风了,但是朝廷里不少人都是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

有的人认为应当迁都武昌、还有的认为应该去长沙或者郑州,还有的认为应该先缓一缓,等以后直接迁都到咸阳或者京师,当然了,认为应当留守扬州的也有。

议论纷纷之际,赛八仙自然是秉承上意,坚定不移的支持楚行定都金陵,不过为了照顾群臣们的意见,他又搞出来了陪都。

而且伪明只有一个陪都,但是我们大乾直接来三个,就是要比伪明多,就是要比伪明牛!

楚行看到了这份折子后,在御书房的小早会里,还以开玩笑的语气道:“这东南西北就差了一个东,以后有机会了,也可以搞得东都嘛!”

其他人不知道楚行说的东都是什么地方,还以为说的是什么杭州啊、松江之类的地方,但是没有人知道,当时楚行说的东都,实际上却是扶桑江户。

那那天统一华夏了,水师也牛逼了,登陆附扶桑列岛那是必须的,把什么天皇赶到太平洋喂鱼,然后搞个殖民地,建个东都岂不是美滋滋,等几百年后,后世人也不用空想什么饭啊爱啊,小泽啊玛莉什么的,想要可以直接上啊!

造福数百年后的民众,这样的自己得是多伟大啊!

楚行自己都佩服自己伟大和无私!

迁都一事,虽然说前期的过程有些议论纷纷,但是当赛八仙的折子被楚行批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后,就是宣告尘埃落地了。

迁都金陵,以长安、扬州、燕京为陪都,同时把西安改为长安,京师改称燕京,金陵改称京师。

由此,最终确定以金陵为首都,并改称京师,长安、燕京、扬州为陪都。

不过虽然在小朝会上正式确定了这个方案,但是想要迁都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的,尤其是现在江南地区还不算安稳。

如今第二兵团也只是控制了江南部分地区而已,浙江的孙传庭还在活蹦乱跳呢,而安庆府南下的两万多明军也还盘踞着池州等地区。

就算是想要迁都,那也得是以后的事。

不过迁都事多,很多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所以楚行是派出了诸多大臣先去京师打前站,别的不说,这王宫的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啊。

对于王宫问题,朝臣们都是建议,直接重新明皇宫,但是楚行直接来了一句:“什么时候能够修好?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是把众多的大臣们问道了,因为大家都不是傻蛋,他们都是很清楚,楚行这句话的背后意思并不是直接问多久和多少钱,而是说,要多久才能修好,才能够迁都?

这修皇宫难不成几万,几十万两银子就能够搞定?如果要几百万几千万的话,这钱那里来?有这钱,他们都直接充当军费了,还修什么皇宫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