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4章 留中不发(1 / 4)

加入书签

二线部队平时保留骨干,以及基本的战斗能力,和平时期,在战争爆发后,一边协助主力部队参战,一边接受后方送来的预备役兵源,并迅速扩编为齐装满员并投入作战。

地方上的大量预备师,和平时期只保留最基本的框架以及极少的战斗力量,往往一个预备师在和平时期,在后方进行大规模动员,动员成军后奔赴前线参战!

这也是这些年来大乾陆军应对军费和兵力不足,所做出的一个妥协办法,保留部分战备部队,再保留部分二线部队,然后保留大量的地方预备师部队的框架,在战争时期,则是大量召回预备役士兵以及新征召大量的新兵补充部队。

为此,大乾陆军还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动员制度以及民兵制度呢,就是为了能够在战争时期迅速的征召到足够的预备役兵员,然后上前线作战。

大乾陆军搞军级固定编制,搞战备师、普通师和预备师等等,其实都是因为军费有限,但是大乾王朝的地盘越来越大,要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多而不得不做出的折衷方案。

然而即便是这样呢,但如今大乾陆军的现役兵力,也已经是将近百万之数了!

如此也是不得不让大乾陆军方便一直都是高喊着咬紧牙关共渡难关的口号,将领们带头降低薪资,军官以及士官们的薪水普遍下降,而士兵们的薪水更是被换成了补贴。

压缩人员开支的同时,陆军也是一直都是在尽可能的自力更生,尤其是粮食,大乾陆军的口粮,如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军方自行屯垦所获得,别说是在中原腹地驻扎的部队了,就算是驻扎在边地的战备部队,那也得种田种菜养猪鸡鸭什么的,要不然,这点军费那里养的了这么多人啊。

即便如此,大乾陆军的军费也是不够用,基本上,每年楚行都要额外再掏一笔钱给陆军方面,要不然陆军方面别说扩军购买新装什么的了,就连养活现在的这些人都是够呛。

相对而言,海军那边的日子就过的比较滋润了,因为海军的战舰虽然非常昂贵,但是他们的人员可没有陆军这么多,这平均下来,海军的军费养活海军的将士们还是可以的。

有趣的是,这也是陆军这几年对海军意见越来越大的原因。

凭什么我陆军将士在边疆苦寒之地和蒙古蛮夷厮杀,最后连肚子都吃不饱,而那些海军土鳖们只是出海晃悠一圈,连个海盗都不打就能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对于陆军的指责,海军却也是有着不同的意见。

已经退出现役的前海军军令部部长,值房值班大臣何汝斌海军上将就是毫不客气的在公开场合批判陆军:“这陆军啊,都是一群大爷,而且还是光拿钱不办事的大爷,每年拿这么多军费,除了偶尔打打几个不起眼的蛮夷部落外,也没见他们干了什么事!”

蒙古人,察哈尔部,女真等敌人,在海军的眼中,瞬间就是变成了所谓的不起眼的蛮夷,这又是把陆军将领给气得够呛。

其他人先不说,但是蒙古人你敢说他只是不起眼的蛮夷部落?

拜托,那可是有着至少十几二十万骑兵大军的强敌啊!

这就凭这十几二十万的骑兵大军,放眼整个东亚地区,除了大乾陆军能够把他们揍趴下,最后灰溜溜的西撤外,试问还有谁能够做到?难道你们海军能够做到?

不过一转眼,人家海军的将领就是说了,假如蒙古人刚出海的话,这几十万骑兵算个屁,我们的战舰一轮齐射打过去就足够了。

关键是,蒙古人会跑到沿海甚至出海和大乾海军干架吗?

不会!

大乾陆军和大乾海军的矛盾由来已久,每年都是有着数不清的骂战,吵到楚行这边来的次数都有不少,不过楚行向来都是高举‘留中不发’的口号,对陆军和海军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视而不见。

大王楚行都是这个态度了,朝堂上的其他臣子们,对陆军和海军的争吵自然也就更加习以为常了。

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大王为什么会对陆军和海军的争吵视而不见他多少也能够猜测的出来。

除了搞平衡,杜绝陆海军合流之外,基本上就没有第二个可能性了。

当猜测到了大王楚行的这种心思外,众多大臣们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甚至很多人都是在猜测,陆军和海军那边每年都是吵得这么凶,恐怕都还是陆军和海军的共同默契呢。

如果没有双方的高层将领的默认和许可,怎么可能吵得这么凶。

恐怕两个公开进行骂战的陆军和海军将领,恐怕私底下还是好友呢。

对此,楚行也是知道,不过他还是不在乎,他不管人们内心是怎么想的,也不在乎别人看出来了他的想法,但是他就是要搞平衡,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平衡。

虽然说如今陆军和海军的高层似乎有所默契,但是双方的公开矛盾久了,甚至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承的时候,这要是还能够同流合污,那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