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4章 为官难(2 / 4)

加入书签

,只为了近距离看楚行一眼,只为一眼!

总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各级官员也是费了不小的心思的,保证是要有大场面就有大场面,要有细节就有细节,要有感动就有感动,务必要让陛下乘兴而来舅而归。

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把楚行伺候的舒坦了!

而楚行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地方官员的尿性,才会次重申不要大张旗鼓。

但是然并卵!

其他事官员们还会听,但是在讨好陛下这一点上,他们是不会听的。

君不见王大学士,二十多年屹立政坛而不倒,靠的就是一手拍马屁的功夫,虽然陛下也经车斥他,但是却是从来没有因为他拍马屁而处罚过他什么。

哪怕是有时候拍马屁拍错了,但是陛下一般也不会太过计较。

虽然绝大部分大乾的官员们,不分文武,都是极为鄙视王大学士,但是里头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文武官员们都同时羡慕着王大学士。

北岸火车站,现任的上贺设县县令林如海这会也是特别的紧张,虽然他本身就是个简在帝心的官员,而且来上海担任特设县县令之前,他本来就已经是商部综合司的司长,从三品衔。

所以他来担任上贺设县的县令,其品级就已经是超过了上贺设县县令的正四品品级,而这也不是他的特例,实际上在赵进之后,上海的后面几人特设县的县令,通通都是从三品的高官,而松江府的知府,则是提升为正三品。

而江南道的道员,其本官职务也是提升为从二品,和其他省的巡抚一样。

来上海任职之前,他就已经是在京畿任职的高官了,算得上是位高权重,这来上海任职也算是升迁,因为在这个位置上过渡几年,基本上一个正三品就到手了,然后就可以竞争省道封疆大臣的位置了。

如此他以后才能够有机会一步一步往上,奢望入值值房。

然而正是以为如此,所以他才紧张,他主政上海已经是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他就没睡个一个安稳觉,没有休息过哪怕一天。

但即便如此,他主政上海依旧遭到了不少的批评声!

说起来,林如海也是感觉挺委屈的,外人只知道上贺设县县令乃是风光无比,前途无限的职务,但是谁人怎么会知道上贺设县县令的庞大压力。

纵然历任上贺设县的县令,全都是变成了大乾高官,比如贾文柏,如今已经是农部右侍郎,还有赵进更是已经主政广东多年,政坛传闻,赵进已经是有望调回京畿了。

而广东巡抚这样的地方重臣一旦调回京畿,那么就绝对不会轻视,到时候少不了是一部尚书,就算几不是尚书,但是最次也得是一个重要部的左侍郎,过渡几年一个尚书,值房行走也是顺理成章的。

兴许不用几年,就能够看见赵进入值值房了。

至于想要和周毅然一样,一回京就直接入值值房,成为大乾仅有的九名值房值班大臣,这个可能性不大。

人家周毅然历任多什抚,积累了雄厚的资历和威望才能够一回京就入值值房。

而赵进的话,资历还差了点,他如果想要一回京就入值值房,他恐怕还得在巡抚任上再熬过十年,还不如先调回京畿任职侍郎、尚书,然后过渡几年再谋求入值值房呢。

但是想要成为赵进第二,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家赵进走上政坛高层,是凭借着主持上海大局十年,把上海发展成为大乾第一大工商重镇,让上海的经济产值占据了全国经济的百分之十左右的比重。

然而赵进当年发展上海的时候,上海虽然已经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了,但是却是属于刚起步,还是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从多方面来提升上海的经济。

但是现在,上海已经是发展的非常完善了,如此的上海,想要继续寻找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外界普遍都对上海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上海能够保持目前的高额经济增速。

林如海虽然在大乾中高级官员里,也是以擅长发展地方经济而著称,且是非常熟悉长三角情况的官员,但是面对上海这么一个地方,也是深感无力。

回乡入仕将近二十年,他还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的无力!

他也是早期从龙的官员了,在王师杀入广东的时候就是入仕为官,不用多久佛山设县,他就是成为了首任的佛山县县令,不过他并没有在广东那边当太久的官,担任了两年佛山县令后,就因为发展地方有功,而被调到了江南道镇江府任职。

在镇江府任职了将近十年的他,并在宣平十六年成为了镇江知府。

担任镇江知府期间,他大力推动镇江发展发展轻工业,利用靠近京师金陵城的优势,接纳京师转移过来的各类轻工业,利用就在长江以及靠近南北运河的交通优势,鼓励当地的企业走出去,把产品卖到全国去。

此外他还有一大功劳就是,他担任镇江知府期间,顷是江南大铁路最早的铁路段,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