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5 章 各行祖师-孔子(2 / 5)

加入书签

咱们村的神婆眼睛都比别人长,孔夫子有老虎老鹰护着难道不是圣人?

【到后来就进化成孔子是天上五帝之一的黑帝化身,其形象坐似一条龙,站似一头牛(牵牛),背像龟丞相(龟背),嘴如烤香肠(牛唇),手如虎掌声如雷的仙怪象。

用孔家后人的话描述就是:我家的老祖宗有成汤体型,黄帝龙颜,眉有七十二彩,目有流十四理...】

天幕沉默几息后,才慢吞吞开口:【什么时候孔子成了玛丽苏形象?】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朱元璋:....

后人,有没有可能你理解有误?

孔丛子里言孔夫子‘修肱而龟背...成汤之容体也’,是指孔子长有骈齿,虽然驼背,但他身材高大,筋骨强健?

刘邦想到自己宣称自己乃赤龙所生,突然浑身一冷:后人不会把他也给描成仙怪了吧?

他瞅了眼天幕上孔子画像,心有戚戚地摸着自个额头,嘀咕道:“乃公皇者之相甚好,无需更改。”

千万别改!

【为何要神化孔子(),其因有二:

一、统治者将学说作为治国思想(),如汉初启用黄老作为治国之方,所以老子演变为太上老君化身,树立其权威以示正统化;

二、学说适应当时环境并具有实用价值,学说校长一旦神化也能抬高学说地位。

如黄老之学独盛时,压倒诸子百家,汉武帝需要儒家大复仇理念时,就留下上教科书的‘罢百家独尊儒术’题干】

李斯神情一动,要不要神化下法家先贤?

法家是大秦正统,当神化先师,但是...李斯面色犹豫:法不徇情,根本无神化土壤啊?

他瞥了眼对面的儒家博士,眼露鄙夷:先贤说得没错,儒家犯禁迷天下,空谈迂腐,你们为了主导朝堂,竟然信方技之术。

你们这么造,孔子知道吗?

【所以儒学到大汉时,被董仲舒改造为大统一、大复仇理念及无上权威的天人感应。

前两个理念深得汉武帝心意,于是朝廷开始提拔儒家地位。

学术上设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作为国家学术必读经籍,并且设相关博士教导皇室子弟,习儒家学说。

无论是太学还是贵族学校‘四姓小候学’,学子都要学习儒家经典知儒家圣贤,其中‘孝经’和‘论语’是学习科目的重中之重。

即使各郡的普通官学,如‘学’、‘校’、‘庠’等级别官学,也要设儒家经师一人,孝经经师一人,专职教化民众尊礼孝顺;

当天下都学儒家经籍时,孔子在朝堂上的地位开始显露出来。

西汉汉平帝追谥孔子为公爵‘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首次得到爵位追封,生前未得政治地位,死后倒得偿所愿】

秦始皇垂下眼眸:只有死人才能尽享荣耀,因为他永远也无法把荣耀换为实际。

【到东汉末年时社会矛盾激增,皇室、权贵、士人三方失衡,孔子地位被削成‘褒成侯’。

为何被削?

因为东汉政治混乱,宦官外戚两者相斗,天灾四起让儒家核心价值观摇摇欲坠】

刘秀只觉心绪翻腾得厉害,忍不住倒酒作苦酒如喉,心中愁绪万分:他要怎么改制朝廷?

他方下酒壶沉沉地叹口气,大汉岂止是宦官外戚,还有门阀士族当道!

而今天下门阀俱知后世走向,他要怎么给大汉开治国药方?

【儒家动摇价值观的同时,儒家内部也分为今文河和古文经。

为争夺思想主导权,儒家两派开始托古改制,想要‘克己复礼’恢复周王之制以救社会,结果政治没救到,倒给王莽篡位提供了理论支持。

支持的下场就是.嗯,儒家大翻车,朝廷、世道、儒家都在改制中狠狠地摔了个跟头】

李斯在心中记下:儒家不仅神化孔子,还喜内斗。

哦,在汉武帝时期就已开始内部,公羊VS谷梁。

公羊胜!

() 他负手嗤笑:法家变法条例清楚,墨家经义义理分明…只有儒家经典之意未定,治国方略含糊不清,泛泛之谈。

而孔子又说我注六经,强行以儒言史,结果儒家徒子徒孙他效仿先师有学有样,大改他的言语经谈。

难怪儒家内斗最厉害,六经注释人人有理!

【虽遭到挫折,儒家还是努力抢回思想解释权。

曹魏时期,儒家伪造‘孔丛子’、‘圣证论’等,借孔子之名向朝廷提出‘轻徭役、安百姓、慎刑罚、重信用、倡节俭等政治建议,再次展现儒家入世态度。

但这些举动没用,因为长期战乱让官学无序衰颓,教育被各地私学承担,知识开始被门阀士族垄断。

没有官方教育支撑,儒家想要把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