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6.恳求与拒绝(2 / 3)

加入书签

心满意足了。 原本我以为这样的愿望并不难实现,等我参加工作之后,多熬上几年,自然而然也就如愿了。 谁能想到竟然让我遇上了强制下乡政策,别说一份稳定的工作了,就连留在城里都成了奢望。 以前从来都没觉得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有多么了不起,现在我成了农民才知道想要成为工人有多难。 一个农民想要改变命运成为工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绝对是边文栋的由衷之言,插队这几个月的艰辛让他清楚的知道:他能够出生在城市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阑 “以前我没什么远大理想,也没有什么执念,但我现在有了。 我现在的执念就是一定要回城,一定要成为工人,我再也不想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边文栋的眼神是如此的坚定,就像是一个迷惘的人有了信仰。 对于边文栋的经历,岳文轩还是挺同情的,说话也比较有耐心,“你插队的那个小山村,日子确实太艰难,能回城当然还是要想办法回城。 但知青下乡政策刚刚开始,你现在就想回城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我觉得有这个想法挺好,有了想法也就能早做准备。 办什么事情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仍然还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期,知青们的激情还没有消退,国家也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返城政策,你现在就想回城,没有政策的支持,难度还是太大了一点。阑 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相应的返城政策出台,到了那个时候,想办法操作回城的事情,我觉得会更容易一些。”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插队的日子太艰难,我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如果还要在那个小山村待上一两年,我觉得我不一定能够活到那个时候。 况且等到相关政策出台,那个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想着回城,竞争也就更大了。 而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从来不是优秀的那一个,不一定能竞争的过别人。” 岳文轩说得那些只是宽慰他的话,没想到边文栋竟然挺有自知之明。 “现在回城的难度应该很大吧,我甚至都不知道有哪些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岳文轩继续装湖涂。阑 “想要回城,办法还是有的,比如参军、病退、招工转调,能办成任何一项都能脱离那个小山村。” 终于说到了重点,边文栋开始打起精神来。 岳文轩在上一世就经历过这个年代,对于知青回城有过详细的研究,当然清楚这些。 现在还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期,后世的那些回城政策还没有出台,确实就只有这么几个办法。 如果边文栋能够多坚持两年,等到相关政策出台之后,回城的办法会更多一些。 除了参军、病退和招工转调之外,新的回城政策还有:困退、顶班、上学以及转插。 参军这种方式很好理解,就是下乡之后获得入伍的机会。阑 但这种机会很难得,当地有了入伍名额,肯定会照顾本地人,很少会把这个名额给知青。 当然了,事在人为,也不是没有操作的空间,就看怎么操作了。 农村青年参军的意义不大,除非能够提干,否则几年之后还是要复员回农村。 如果这个机会给了知青,知青复员之后,就会重新回城,而不是重新回到插队的农村。 有了参军的履历,回城之后就算不能马上分配工作,同其他知青比起来,也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一般来说,不管工作好坏,分配一个工作还是不难的。 如果哪个知青愿意多付出一点代价来操作这件事,操作的难度肯定比直接招工回城的难度要小。 通过招工的途径回城,一直都是知青回城的正途,也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方式。阑 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回城,这种回城的途径一般是特权人士的专属。 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知青,通过病退这种方式回城,花费的代价最小,操作不当也可能代价最大。 病退就是因重大疾病回城,有没有重大疾病,自己说了不算,关键是能不能拿到医生开具的证明。 只要某个有资质的医生愿意给出具这个证明,那么知青拿到证明之后,就能办理病退回城了。 这样一来,就有了三种操作方式。 一种就是确实有重大疾病,符合因病回城政策。 第二种是本没有病,但装病成功,从医生那里骗到了证明。阑 第三种也是没有病,且无需装病,某个有资质的医生愿意给开具证明,自然也是可以的。 困退、顶班、上学以及转插,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边文栋要想回城,能够考虑的方式,也就只有参军、病退以及招工。 这三种方式当中,招工回城的难度最大,参军要等时机,病退回城最容易操作。 想到边文栋就是以回城治疗心脏病为由,请到的病假,他的想法不问可知。 边文栋把三种回城的方式详细解释一遍之后,继续说道: “我插队的那个小山村,参军的名额本来就少,而且又是我去之前刚刚结束,下一次报名参军的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这条路不是很适合我。阑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最容易操作的就是病退回城。 本来我打算在当地开出病退证明,但没成功。 没办法,我只能以心脏病严重且当地无法诊治为由,返回魔都诊治,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具病退证明。” 说到这里,边文栋露出懊恼之色:“可惜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原本我以为怎么我也是魔都出生成长,在当地的人脉还是有一些的,开具一张假证明应该不难,没想到这么多天过去,我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