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除夕(2 / 3)

加入书签

br>
“那就好,就该这样,你现在可是肚子里有宝宝,凡事自己不吃亏再说。”

“对了,立钟刚才听你说活拿错包裹是怎么回事啊?”楼卫红大概是气消了,问起来了。

“这事儿是这么回事。”林立钟就把之前在邮局碰到李国庆和韩淑霞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她们两人说了一遍。

“呸,准没好安好心,还帮忙拿回村里来,八成是想着截留你的包裹,咱们这村里谁不知道,你家里父母有本事还疼你,每次都是寄好多东西过来,肯定是打你包裹的注意了。”

“这倒是,看来她最近是缺钱了。”杜鹃跟楼卫红是一样的想法。

“嗯,八九不离十。”林立钟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提醒,“楼姐,杜鹃,你们可要提高警惕了,这韩淑霞是真缺钱用,跟村里其他知青也说说,防着点,”

“她不是刚找了个愿意给她花钱的男朋友吗?怎么还这么缺钱,一张口就是两百?”

不仅是杜鹃有这个疑问,楼卫红也有,韩淑霞虽然爱花钱,但是之前都很有分寸,不会随便乱花的,不至于缺这么多。

“我也是听说,她之前跟男朋友说,要是结婚的话必须得给她解决工作的问题,结果这男的就跑回家里去闹腾了,把他妈都给气的住院了,他爸就给人收拾了一顿,对方才消停。”

“啊?这还没进门就这么嚣张啊,还给人气病了?再说了,这男的也有病吧,为了一个还不是媳妇的女的,把亲妈给气坏了,这脑子里养鱼了吧,这么蠢的人韩淑霞能看上?”

“那男的家里条件不错吧。”还是楼卫红了解韩淑霞。

“没错,他是县里纺织厂副厂长家里的老三,上面两个哥哥都已经成家搬出去了,剩下他跟父母一起住。”

“怪不得。”

“这次跟你借钱啊,八成是冲着工作去的,我前天去邮局不是跟她闹得不愉快嘛,我就想知道这人到底要干嘛,然后我就跟了她一路,还正让我听到了,”

“为了啥呀?”

“为了工作?”

杜鹃和楼卫红同时开口了。

“楼姐,你咋知道?”杜鹃好奇。..

“你没听立钟说啊,两人为了工作的事情,都把人气到医院里去了,这一招没成,肯定是另想他法了,肯定是有人愿意卖了手里的工作名额呗。”

“差不多就这意思,估计是钱不够,什么歪的邪的都整出来了。反正小心点就是了。”

“那还真得小心,这临近年关,有条件的家里多少都会给寄东西寄钱的,可得提醒到了。”

林立钟提醒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说了,反而聊起了今天起鱼的场景。

“楼姐,你今天去跟着看捞鱼了吗?可有意思了,这河里的鱼可真多。”

“去了,哈哈,这冬捕啊,可是咱们这边的特有的,在靠山村这也是每年的保留项目,我听村里的那些老大娘们说,这历史可长了,估计是自打有了靠山村开始,就有了这个冬捕了。”

“嗯,往年疯热闹,老支书会组织村里的壮劳力一起起网,几十个人用绳索拉着渔网,一起用力往上拖,跟拉纤的是的。”杜鹃也加入了进来,她今年没去成,但是往年可是一次也没落下。

“对,今年村里用了拖拉机起网,倒是没有之前热闹了,”

“是嘛,说说呗。”

三人很快就聊起了之前的一些趣事,当然了,说道凿冰打鱼,难免会提起那些淘气的孩子,反正各种糗事,她们俩知道的不少,大大满足了林立钟的好奇心。

从杜鹃家里出来,林立钟趁着没人,就提了两条大鱼在手上,看看日头也不端了,就赶紧回家去了。

日子很快就来到了年三十,一早起来,林二奶奶就忙前忙后的收拾机祭祀用得东西,林立钟和林立北也跟着忙活,贴对联,贴窗花,这些都是林立钟拿了红纸,专门找人弄得。

写对联的是个小老头,按辈分,林立钟喊太爷,早年读过私塾,差点就考上秀才了,为什么说差点呢,第一次下场太紧张,名落孙山,一年之后,朝廷没了,这科举也就跟着消失了,可不就差那么一点嘛。

这窗花倒是没这么多讲究了,宋大娘就会,手还特别巧,林立钟就拿了不少的红纸,剪够她院子里的之后,剩下的都留给了宋大娘。

早饭之后,杜玉娟就带着林二爷爷出门了,一人拎着食盒,一人拿着袋子,里面是火纸和元宝,这些都是跟村里的一个老太太换的,人家解放前的时候就是做这种生意的,风声紧了之后,就从县里转到了村里,平时谁家需要,拿着粮食或者其他地里产的东西去换,也没人去举报。

林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