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1 / 2)

加入书签

“若此物大成,明年兵发南平、武平、后蜀三国,对阵之前,敌方便已在我等眼前了!”杨老令公摸着花白的胡子叹道。

石守信站在汴京沙盘前,见出城后便只剩了道路和标记,只是标注出了附近各府各州的名称,一边俯首细查,一边嘴里啧啧有声:“要我说,你们工部就是小家子气!为啥不把我大宋境内的沙盘一口气皆尽做出来?一处一处选来,恁得费劲!”

老货一面看着沙盘一面嘴里发着牢骚话。

“守信贤弟什么话!你以为工部做出如此精致的沙盘真像承风贤侄过家家那么轻巧?光用嘴说说,这大宋的沙盘可是出不来的!光是这汴京城的全局,工部就派出了百余绘图高手,还从我部下借调了无数斥候,从周边一州一府、一县一地的进行实地测绘,才有今日之成绩。若把我大宋乃至中原皆尽绘制完毕,怕是非十年之功不可。”

曹彬恶狠狠地瞪了石守信一眼,高声喝道。

也难怪他生气,当初工部找石守信借人,这老货借口全军操演,愣是一兵一卒都没出,无奈之下李昉才去求曹彬借兵。

哪个将军不爱自己的兵?

曹彬素知石守信护短的毛病,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以前因为这事闹到过赵匡胤那里。

谁知老赵不光不怪罪,还称赞石守信爱兵,赏赐了他,以后这老货就护短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曹将军所言甚是!此物不光是我工部之功,六部同僚和诸位将军也多有协助,还有各级州县给予的便利,加上前朝遗留的诸多测绘数据,不然此物怕是年内决计做不出来的......”

不愧是不倒翁,老李昉会做人得很,此话一出,屁股后面的一干兵部官员和将军皆面露笑意。

“此事无妨!朕再多多加派人力物力,向南这一片尤其是面向南平、武平、后蜀的一线要有限全面铺开。此事益早不益迟,沙盘于我大军南征多有大用!”赵匡胤抚须道。

承风听了也不禁点头。

这下大家可算知道了全局直观化的好处,但是如果说到侦查,怎么能没有望远镜这神器呢?

现在琉璃工坊的技术已经日益成熟,玻璃的产量和质量也趋于稳定,而且正在试制各种带花纹和颜色的玻璃。

只要计算准了折光率,生产些凸透镜和凹透镜不算什么难事。

不就是一根可以折存收纳的铁管子外加两个透明镜片吗?

别说是望远镜这种后世无数宅男的福利神器,就算是天文望远镜,早晚也能给你搞出来。

再说,这么优秀的军用装备,特种部队怎么能不配备呢?

于公于私,自己都要加快前进的步伐,制造出更多的先进装备来。

就在承风开小差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把关于雷火罐的构想公布了出来。

李昉当即表示,只要提供足够火药,此等武器工部也可制作,到时候绝对不会让兵部的兄弟们独自挑担子!

赵匡胤不管感激得涕泪横流的兵部诸人,却转身问诸将。

“卿等,以为如何?”

这下诸将都不说话了,就连最心直口快的石守信都闭上了嘴,挖着鼻孔一个劲儿地瞧眼前的沙盘。

赵匡胤见状,笑眯眯地问承风道:“贤弟,你以为如何呢?”

“臣以为不妥!”

“嗯?”

承风此话一出,兵部和工部的官员都朝他投来一丝不悦的眼光。

赵匡胤也显然注意到了。

但是他却装作没看见,继续问道:“为何?”

承风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臣不相信兵部和工部的能力,而是正因为臣已经和工部、兵部打了许久的交道之后才确认,像这样工艺简单的军械实在太容易泄露了。”

此言一出,兵部和工部的官员也都沉默了。

人家还真不是挑刺儿!自己那片地儿,实在是透风撒气的厉害,想保密是千难万难的。

“唔,陛下,慕容贤侄此言确实在理!即便是火药配方不泄露,像雷火罐此等威力非凡的武器若是落到有心人的手中,于我大宋和皇室安全极为不利!契丹刺客与长公主遇刺之事,前车犹在啊!”曹彬抚须点头,很赞同承风的观点。

“既如此,老臣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妥不妥当......”老李昉瞅瞅在场诸人的脸色,咂咂嘴说道。

“哦?李老爱卿且说来。”

赵匡胤眯了眯眼,扫了他一眼淡笑道。

“陛下,老臣以为,我大宋许多精良之装备例如兵器、铠甲等虽属工部名下,然其多用于军中,兵部今年专精火器与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