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章 宋朝的真正大杀器诞生了(1 / 2)

加入书签

承风见雷鸣在旁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觉得好笑,于是主动问道:“雷师傅,您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要问的?”

雷鸣老脸一红:“大人,其实老朽就是想问问,为何火药改良之后,威力可以提升如此之多?”他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可是人家的秘密。

承风对此自然毫不在意,当即干脆地说道:“雷师傅,最开始让您按照一份硫磺两份硝石三份木炭的比例去配火药,是因为这才是火药的最佳配比,更可以让火药得到最充分的燃烧。如果按照每个各一份的比例,会造成硝石过多,硫磺和木炭过少的情况,产生的弹压也会大大减小,自然威力不大,就算用来激发炮弹,射程也不会太远。”

雷鸣恍然大悟道:“对哦!老徐以前就发现,每次发射完毕后,硝石还剩不少,但是木炭和硫黄都用光了!我怎么就没想到更改火药比例呢?大人一番话,真是让草民茅塞顿开啊!”

承风笑笑,心道这哪是自己的发现,分明是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智慧,自己这个后人不过是享现成而已。

收拾下心思,承风继续说道:“这只是其一!其二呢,让您用蛋清把火药打湿、搅拌成粒状再烘干,这样火药的燃烧面积就会增大,可以大大缩短火药完全燃烧的时间,只需一瞬间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威力。如果是粉末状堆积的话,火药燃烧比较慢,可能才燃烧一半,就被爆炸的气浪给推出去了,威力没有达到最大,即便是用在突火枪里也会影响射程!而且如果是粒状的话,每一粒当中成分都比较均匀,不会变化太大,又有充足的空气流通;如果是粉末状的话,经过长期的运输颠簸,成分较重的会沉到底下,成分较轻的会上浮,这样就会导致火药配方比例不均,从而大大影响火药质量。”

没法跟古人解释密度是什么,只能用轻重来表示了。

好在雷鸣的悟性足够,这样解释也能明白,当下感叹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大人对火药的理解如此之深刻,草民真是难以望其项背啊!”

承风摆摆手道:“其实这并不完全是我的研究,在我慕容一族的传承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我只是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做了些探索和实践而已。连年战乱,这世上又有多少宝贵的技艺失去了传承,淹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大人所言极是!”钟离接过话来,“像三国时的诸葛连弩,可以连发十矢,马钧又将其发展为五十矢连发,但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完全将其复原出来,这项神技恐怕也早已失传了。”

“所以,我们更要加紧开发,让这乱世尽快平定下来,这样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更多的技艺,恢复汉家昔日荣光!”

承风斗志满满地说道。

钟离和雷鸣一脸古怪地望着他,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你慕容家可是鲜卑族人,现在喊着恢复汉家荣光,没发烧吧?

这种感觉就像高丽棒子绕世界大喊“华夏万岁”一般,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吃过午饭后,三位研究院的主要技术骨干便领着几个主要的技术负责人,一头扎进了火药坊。

承风领着众人从选料、到研磨、过筛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看得雷鸣不停地伸大拇指。

原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步骤里还隐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以前自己可从没想到过一遍细筛。

用承风的解释就是,不光可以去除杂质,更能保证颗粒的一致性,是火药燃烧更充分。

太有道理了!

现在在雷老看来,承风做的每一步都是有根有据、绝不是无的放矢。

在配置了数十份新式火药,并且取了其中三份进行试爆之后,最佳的火药配方和配比终于确定了出来。

而这时,承风却不急于改装火器,先命众人停了下来。

“诸位,此次的火药改进是我们研究院建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我们不光要如期完成,而且要完成得漂亮,让朝中那些反对的、瞧不起我们的都瞪大眼睛看着,未来能改写大宋历史的,是我们这些人!”

“大宋万岁!”

众人在承风的热血蛊惑下振臂高呼,眼睛都通红了。

承风安抚下情绪激动的众人:“新式火药的生产和测试结果必须完全保密,我会尽快将此交予陛下御览。钟大人,此间务必保证不得有任何泄露,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知道,一旦配方泄露,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再次进行了一次思想强化后,众人的态度明显凝重了许多。

对于火器的改造,雷鸣的热情显然提升了很多。

因为承风分明看到,在改装这些火器的时候,这个老头子眼睛里迸发着精光,还有一种痴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