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大宋之夜(三)(1 / 2)

加入书签

“感谢诸位嘉宾高朋的捧场!歌舞已毕,

向前两步,承风举杯祝酒:“今夜乃中秋佳节,诸位盛情小子无以为报,特备仙人醉一盏,请诸君同贺佳节!”

众人闻言才看向自己手边多出的一个小瓶瓶,拿在手中不停端详。

“好香啊!”

“难道是美酒?”

“怎会如此香醇?!”

观众席瞬间炸了锅,包厢里也传出了阵阵惊呼声。

“好小子!藏着如此美酒却秘而不宣,是何居心?”

“太不够兄弟了!”

“明天我要打上慕容府,搬他个百八十坛!”

“同去同去!”

众人一边宣泄着对承风的不满,一边打开了瓶塞,顿时整个歌剧院陷入到了浓浓的酒香之中。

“大宋果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我堂堂大辽雄倨北方,却无此等美酒享用,实为憾事啊!”

一个契丹商人贪婪地嗅着瓶口,将瓶子紧紧握在手里,引起了同伴一阵抢夺。

“诸君,此酒名为仙人醉,乃是我大宋皇家独家酿制的御制美酒。今日小子借花献佛,请诸君举杯,共祝大宋繁荣昌盛,祝陛下万寿无疆!”

承风言罢,高高举起酒杯。

“祝陛下万寿无疆!”

众人齐齐高举酒杯,言罢之后迫不及待地饮尽了杯中之酒。

“好辣!”

“好烈!”

“好酒!”

一声声赞叹此起彼伏,伴随着女宾的呛咳和男人豪迈的笑声。

“素闻慕容公子博学多才,诗词画赋无一不绝,此中秋佳节之夜可有佳作,与我等共赏啊?”

“今夜各国贵族大贾也尽此列坐,贤侄可不能弱了我大宋之文圣啊!”

“做不出来也没关系,每人再送一坛仙人醉,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此话一出,起哄附和者不计其数。

这都是哪些老杂毛把老子架在火上烤了?

不就是没给够酒吗?就这么难为人,还把国家荣辱这顶大帽子给扣脑袋上了……

“诸位前辈有命,小子莫敢不从!今日中秋,适才又观《孔雀东南飞》有感,小子恰好得词一首,请诸位前辈指点斧正!”

承风说着朝着台下深施一礼。

竟是真的!

台下的周女英痴痴地望着台上玉树临风的慕容承风,两眼红心直冒。

如此场面,如此压力之下,他竟能速成佳作……果然是我的男神啊!

承风清清嗓子,做举头望明月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满场鸦雀无声。

台下不少等着承风出丑的老学究们现在下巴都掉到了地上,胡子都不知道揪掉了多少根。

“好!”

不知哪个角落喝彩一声,满堂叫好声轰然而起。

“下半阙,下半阙何在?”

“速速道来!”

“不要吊我等胃口……”

喝彩声后,又有不少文痴开始催促。

承风淡淡笑着,在台上站定,轻轻吟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嘶……”

“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词,好句!”

“慕容承风果然好才情啊!”

现场气氛再次被推到高潮。

“真想扒开这小子的脑子,看看到底是怎么长的!”

赵光义咬牙切齿地哼道。

“这等年纪,怎么会做出如此冠绝千古的佳作?”

一旁的符寿也赞叹道:“此作一出,恐后世再无中秋之韵也!”

长公主已经听不到任何外界的声音了,现在她满眼都是承风的身影。

“为什么……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赵光义无奈地看了看走火入魔、满嘴胡言的妹妹,与符寿相视苦笑起来。

周女英用力地捂住自己的嘴巴,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她怕一张嘴,心脏会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