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章 祭(中)(2 / 2)

加入书签

/br> 如今相对应官场黑暗的大明来说,充满理想主义和传奇色彩的“舜王”明显更符合他们的认同。

人可以反对任何人,但是却无法反对自己。

那儒家素来宣扬叁代之治,宣扬仁孝结义,无数充满理想主义的儒生为此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然而这一切撞上了以仁义自诩的“舜王”,一个近乎儒家理想中的君王,一切好像都乱了。

这就是现在韩爌、何复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是君臣大义,而另一方面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其中孰轻孰重,究竟该如何拿捏?

到了这种地步,连韩爌都开始迟疑了起来。

若是仔细论起来,忠孝节义也罢,君君臣臣也好,除了出生以来的习惯以外,归根结底大多数都是为了青史留名罢了。

然而,现在韩爌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若是自个真个守节而死,恐怕这一回连忠节之臣的名声都未必有了。

虞舜的典故,作为一个博学多才之人,韩爌早已经耳熟能详。

上古圣王舜帝固然以德治天下,但是犹有“惩奸佞,逐四凶”之举。

若是如今的“舜王”最终真落个上古圣王的贤名,那自己等人的举止究竟算个什么?

飞廉恶来为商尽忠,最后还不是落了个“助纣为虐”的恶名?

那何复哪里想得到身为四朝元老,两任首辅的韩爌心中竟然已经动摇?

他纠结了许久,终于把心一横道:“舜王势大,吾诚不能与之争锋也!”

“如今蒲州城早已经四面楚歌,愚夫蠢妇又多为所祸。”

“以吾计之,唯有趁其祭祀之时,派敢死之士,一举杀之,然后天下乃安,不知韩相以为如何?”

“这……”韩爌闻言一愣,心中不由计较道:若是其果为何复所杀,盖有运无命,天意如此罢了;若其果然逃过此劫,那定然是天命所归,人岂能胜天哉?

想到此处,原大明首辅韩爌不由笑道:“何太守果然好计谋、好胆略!”

“人常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既然何太守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当为何太守壮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