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等待时机(2 / 2)

加入书签

/br>
公堂里这些苦主既不是聋子也不是傻子。

从娇娘出来指证杨光耀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奇怪了。

不过妓女的名声确实不佳,他们只是半信半疑



广白也是个外乡人,说的话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可信度。

但,这些药铺掌柜就不一样了。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平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便是没有打过交道,也觉得面熟。

他们说的话,可信度就高了。

苦主们终于意识到了,他们被愚弄了,继而怒从心中起,义愤填膺。

“原来是你这个狗官干的!”

“你为何要害我们?”

“你还我儿子的命来!”

痛失爱子的老妇人,冷不丁扑向杨光耀,狠狠抓了他几下。

“姓赵的干的事情,与本官何干?”

“说不定是他跟杨明串通好了,陷害本官,哎哟。”

杨光耀竭尽全力地狡辩,却没有人肯再相信他的话。

场面一片混乱。

“住手!公堂之上禁止喧哗!”

康延年大拍惊堂木,还是控制不住局面。

最后,他只得让随行的大理寺差役强行把苦主们拉开。

公堂上一片狼藉。

杨光耀和赵捕头两个人纷纷挂彩,十分狼狈。

苦主们更是面红耳赤,跟打了鸡血一样激动。

“杀千刀的!官府要护着这个狗官!”

“我们跟你拼了!”

“大不了上京城告御状!”

康延年心里拔凉拔凉的。

好端端,怎么会闹成这样?

这可如何收场?

紧要关头,一直在看戏的魏厚生终于说话了。

“胡闹!此事与官府何干?本府可以担保,康大人必会秉公办理,将杀人凶手绳之以法,给大家一个交代的。”

这句话固然安抚了苦主,却也把康延年推到了风尖浪口上。

秉公办理?

把这狗奴才杀了,要是能解决此事,倒是好办。

可临行前,太子交代过,杨明必须死。

他不死,康延年就无法回京交代。

他左右为难,面沉如水道:“本官奉朝廷之命审理此案,必会秉公办理,不过,此案疑点重重,双方各执一词,更是涉及到了朝廷命官,本官要再派人去搜寻证据,方能一辩真伪。”

“来人,将平江县衙人等全部扣押,待本官请示朝廷,明日再行审理!”

听见杨光耀和赵捕头被扣押,苦主们欢欣鼓舞。

宋秋月也松了口气,趁着人多眼杂,一溜烟跑到杨明身边,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道:“杨明,你是不是没事了?”

“没事?还早着呢。”

杨明摇了摇头。

恐怕,这事还没有这么容易解决。

他看着宋秋月眼巴巴的样子,心里一软,这小妮子,这是求他夸奖呢。

他摸了摸宋秋月的脑袋,淡笑道:“辛苦你了。等我回家慢慢说。”

只为了这一句话,宋秋月觉得自己冒着被宗正寺责罚的危险跑回来,都是值得的。

她重重点头,语气坚定道:“我等你回来的。”

“爷爷、福伯,家里就交给你了。”

杨明跟杨重和杨来福打了声招呼,又被押回了大牢。

他靠在墙上,眼神缥缈。

今天总算勉强混了过去,但明天才是真正的杀机啊。

希望宋均那边来得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