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3章柳大善人(2 / 2)

加入书签

,一路躲避夷人的追兵,隐姓埋名,东躲西。藏。

柳家的门生遍布天下,到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相助,衣食住行并无困苦。

加上他那时尚且年幼,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辛苦之处,还以为是爹娘在玩什么躲猫猫的游戏。

一转眼就过去了数年,直到当今圣上和夷人达成了炎江合议,正式定都永宁。

他爹做了一个决定,柳家千年世家,岂能在南朝没有一席之地?

他爹便带着他们一路南下,来到永宁。

当今圣上一非嫡子,二非长子,得位虽不算不正,却也难得民心。

尤其是那丧权辱国的炎江合议,在读书人看来,近乎丢光了大兴的脸,丢光了汉人的脸。

许多大贤宁愿退隐,也不愿再为大兴朝廷效命。

朝廷重建六部竟有大半空缺,是他爹站了出来,振臂一呼,以柳氏多年的名望,号召群贤,才替圣上搭起了新朝的架子。

今上并非过河拆桥的性子,反倒是个难得的仁厚之君,若是一切就这么继续下去,柳氏在南朝同样能够延续当年的声威,继续做他们的千年世家。

只是谁也没想到,被困在炎京的柳氏长房一家,在经过数年的抗争之后,不知为何忽然就改变了主意,向白国太祖投降,成了白国的头号降臣。

不,柳长风知道

是为什么,他听父亲提起过几句,后来去了一趟白国,也总算明白了。

柳家人是千年世家,有世家该有的骄傲。

柳氏三年不曾投降,既是为了全柳氏的忠义之名,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骄傲。

但是炎江合议,却将两者都打破了。

大兴甘愿臣服白国,从此龟缩南方,不再提收复北地之事。

他们柳家人却还被困在白国,并且白太祖亲口所说,绝不会放他们南去。

如此一来,长房一家,也要为自己考虑后路了。

大伯作出那样的决定,就连他爹柳公绰都没有过多的责怪。

但长房的这一举动,无疑对他们二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天底下写不出两个柳字,从来也不会有人将长房和二房看做是两家人。

长房投敌,他们二房又怎么能脱得了干系?

圣上龙颜大怒。

新朝已经稳定了,不再需要他们柳家这颗定心丸了。

相反,这时候长房投敌的举动,动摇了新朝的民心,需要二房付出血的代价来平定。

他爹要做忠臣,要做名垂千古的人,便甘之如饴地自请贬为贱籍。

满朝文武从善如流,没有人替他们说一句话。

贱籍就贱籍吧。

彼时年纪尚小的他,还是不觉得有多难受。

不过是房子小了些,吃穿用度差了些,但一家人都还平平安安,那便是极好的。

直到发生了那件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