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秋宴老岳父见色又起意(1 / 3)

加入书签

中秋节一大早,肖珩就把两个孩子收拾起来了,中秋节得彩衣娱亲,俩孩子是重孙辈,晚上都得表演个节目。潼潼是跳舞,宁家则是拉小提琴,俩孩子都得多带套衣服,晚上赏月时登台表演穿。

一家四口到祁家老宅时才十点,祁文正站在门口指挥几个人挂灯笼,见到祁蔓一家忙笑着打招呼“怎么来这么早啊,不是说反应大嘛,该多歇会儿的。”

祁蔓笑着说“最近好多了,也不忙,就早点来了。不会是我们最早吧?”

祁文笑,摆手说“哪儿啊,厨房里都开始忙活了,你堂哥堂姐他们也都到了,这会儿都在老爷子屋里呢,你们去那儿坐吧。”

这次祁家的中秋宴不只是请了祁蔓他们长房,连祁文他们这些旁支也都请了,祁三老爷子认为族中成立了信托,该有个日子让大家伙都坐在一起开个会。

比如具体说说这信托是怎么个审核机制,有些人没过是怎么没过,有些人过了是怎么好,一是为了公开透明,二是为了相互学习。

祁家嫡支有一个算一个,生活上都很过得去,旁支也没过不下去,但各家都有亲戚啊,亲戚家还有亲戚呢。有这么座金山堆着,不想创业的都想创业了,祁家的投资只给祁家人,那就找个祁家人合伙呗。

祁蔓一家到祁三老爷子他们住的院子时,里面正热闹的讨论什么投资项目好,乍一听还以为是什么商业聚会。

见到祁蔓来了,屋子里短暂的静了静,之后就是热情的招呼声,一个个都凑上来跟祁蔓打招呼,好些肖珩看着都眼生,仔细一问才知道,都是他们婚礼后才加入祁家的,有些也关系实在是远,连他们婚礼都没来过。

祁家在京城经营五代早已枝繁叶茂,只是经过几次动乱又几次分家后,很多房头或是去了外地或者关系淡薄,渐渐就成了肖珩看到的模样。

其实光是祁云曜就有好几个叔伯,另外祁缅老爷子那支也有好些个堂兄弟,只是很多人分家之后都过得不大如意,很多如今都只能勉强算是小康之家,在族中就少有走动,便是祭祖的日子也通常只是派个代表去走个过场。别说是肖珩,就是祁原这个三房长孙他都有好些旁支亲戚不认识。

以往祁家这些没落旁支不在族中走动,一是贫富悬殊,二是也没见得什么好处。

以往族中是也有些贴补,但都是针对条件困难的族人一些很基本的补助,比如几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或者一个月几百的生活补助。可说实在的,大家都是在大城市过日子,谁家也不缺一个月几百的收入,更何况他们也没到领这些钱的穷困地步。

如今有个家族信托就不一样了,创不创业的另说,助学金和每年的分红可都是实打实的实惠。听说孩子去国外留学的费用都能申请,每年的分红也没门槛,只要是姓祁的都能领到一份,甭管多还是少,都是白给啊,这时候还不把家里老小都带来族长跟前露个脸,那不成大傻子了。

大部分族人还是没去打创业的主意,说得欢的来来回回也就那几个,这些人才过了几年普通日子,还很是怀念过去的富贵日子,就想着做点什么生意好翻身。其他人则都比较务实,他们更关心助学金是怎么个申请法,毕竟孩子才是家庭的未来,再安于现状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都不肯甘于人后,只要经济允许都会不遗余力。

再有些热衷计算的,都在旁敲侧击每年的分红计划,各家都在心里盘算过,这么大笔钱每年的盈利,即便按照亲疏远近来分,每个人也该有个三五万的分红,合着一个孩子每月就有三千多啊。还是有大家族依靠好啊,不定什么时候走了个大人物,全族就都跟着受恩惠。当然,也得子孙出息,要都是些靠家产过活的,再多钱也不能轮到他们。

祁蔓懒得应付族人的吹捧,略微打了通招呼就转身去了厨房,跟祁家几位夫人在一起借着安排茶水点心躲懒。

祁六夫人一看她进来就打趣“呦,我们家的散财仙女来了,怎么才这点功夫就躲出来了?不愿意多听几句好话啊?”

祁四夫人也笑了笑,难得跟着打趣“改明儿得往你文三叔那儿交笔修门槛的钱,这些天家里的门槛都被踩秃了一截。”

这时候祁三夫人也走进来,张嘴就说“你这丫头真是你妈的亲闺女,刚才你爸坐在那儿差点都撅过去,一阵阵的气喘不上来。”

祁蔓有些惊讶“他来了?我怎么没见着啊?”

祁三夫人又笑了笑“在里面哪坐得住啊,尽听别人讨论怎么花他的钱了,在园子里躲清静呢。你说这些人,平时连祭祖都懒得露一面,扫墓都得分批去。现在热情了,这些天一个个叔婆婶婶叫的我,都认不及谁是谁。”

祁六夫人掩嘴笑“别说是你呢,昨儿四嫂盯着一个半大小子愣是反应了半天才想起来他说的那家是哪家,这不今天一早就躲厨房来了。”

祁四夫人瞪了她一眼,也笑着说“好几辈都不怎么来往了,谁知道家里都添了些什么人啊,这些人也是,又不是我们嫌弃他们,逢年过节也不肯走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