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之余楚和秦吾三:寻找事业突破的机缘(1 / 3)

加入书签

一觉睡醒,余楚就没再见着秦吾了,只有床头放了张便签,上面写着“楼下有饭,我去锦城两天,阿姨今天来上班,记得在家。”

余楚趴在被子里,看外面还是冷飕飕的阴天,他慵懒的翻了个身,嘀咕说“怪不得昨天晚上没动静,原来是有事要早起。可我也得上班啊。”

他忽的坐起来,打开手机给助理豪子打电话“豪子,今天我是不是有工作啊?”

豪子正在公司吃早饭,说“没啊哥,刚才我还在看呢,你年前排的工作最近一个是下周三,27号,有个品牌物料拍摄。试镜那个是下周五,也没啥要准备的,制片说去见个面就行。然后这个月就没了,哥,你是不是觉得太闲了啊?要不我去陪你运动运动?打高尔夫咋样?”

余楚一阵笑,说“我不去,这什么天啊还打高尔夫,你要去你去吧,哥给你报销。”

豪子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应道“好,谢谢哥!工作有变动我立刻通知你,哎哥,你想接个剧拍拍吗?我看公司最近这类资源挺多的,有个警察题材的,你要不要试试,身手刚练好别浪费啊。”

余楚摇头,说“别了,拍一部都差点脱了层皮,再来一部,我这身皮还要不要了。”上次拍完那个西北悍匪的角色,回来可是一连好几个月秦吾每次见他都嘲他是个碳头。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跟助理说“不过还是得盯着,万一有靠谱的资源呢,今年五月后的时间都是空的,你帮我留意着,看有没有都市题材的,最好就京城周边拍的,别太远,咱俩都折腾。”

豪子也觉得是,点头说“是是是,太难了,好,哥我盯着,圈里有啥项目我都知道,遇着好的咱就下手,还是老规矩吧?”

余楚笑着说“是,不求男一,只求出彩。哥要能拿个啥奖,给你发奖金。”

一说起拿奖,余楚又睡不着了,前年肖珩一部《相杀》可拿了个最佳新人奖,提名了三个最佳男配,去年蒋方又凭《玩命速递》提名了一个最佳新人,肖珩更是凭这部电影提名了个影帝。

虽说都不是很有分量的奖吧,但好歹也是个奖啊,就他和曾宵至今颗粒无收。

当然,他对去年拍的《风起》那个悍匪角色很看好,但那部戏大咖云集,他演的好也未必显眼,而且除了这个,其他也没啥能往奖项上靠的了,去年钱倒是赚了不少,正经的艺术一个没有。唉,想想他就焦虑。

五个人中,蒋方一个业余的都能出头,他好歹也学了四年表演,在演员这条路上也算兢兢业业,怎么就一直没遇到个合契的角色呢?大大小小都主演了二十来部戏了,除了那些拍完一直没上线的,也还有差不多十部呢,居然一部成气候的都没有。余楚不禁怀疑,他是不是选本子的能力,欠缺了点?

给秦吾发了条信息,表示他要出门找事业突破的机缘,之后又给阿姨打了声招呼,让她们晚一天再来报到。然后就换了衣服去往祁蔓家讨主意,身边有座大佛在,该拜就得拜。

祁蔓对于余楚的这份上进心还是很肯定的,难得好吃好喝好伺候着还能沉下心来工作,是个独立好青年。

她给的建议是“这么被动的等会比较难,现在的市场都以赚钱为首要目的,文艺片毕竟不怎么能盈利,除了些大牌导演的项目,很少能争取到投资。那大牌导演的戏,他们也有自己的用人习惯,而且出活也慢,可能等上三五年也未必能等来可以成就你的角色。我建议你从筛本子开始,找到自己看中的本子,拉个团队去拍,会比被动的等待要更有效率。你知道,文艺片的投资都很小,现在也还有很多新人导演在这块儿耕耘,投入不大,当然,成功的几率也不大,但,等上三五年,还是浪费三五个月,我觉得后者比较适合新人演员。这样吧,我把你拉到一个群,这里面呢基本都是些拍文艺片的,不过你也不用在这里面找本子。先看看,他们这些人是个什么行事准则,混熟了之后,自然会有高手出现。圈子里都是七拐八绕的,别看都是些一文不名的人,说不定谁身后就站着个名师,或者某个很有名气的大导亲戚。”

余楚当然懂这个道理,他也不是没打过这个心思,缺的不是钱,而是靠谱的本子和有能力的导演。祁蔓把余楚一拉进群,群里人就很热闹的来了个冷场,几乎就没人搭理他。

余楚也没那么低姿态,客客气气的打了个招呼,他就没说话了。等过了会儿,群里又开始热火朝天了,他就直接设成屏蔽了,每天有空的时候去看看都在聊什么,遇到有兴趣的话题也偶尔接两句,慢慢的,就有人主动搭话了,到第二天就有人私加他,问他要不要投个本子。

余楚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表达了足够的重视,然后邀请他有空去公司谈,礼貌的摆足了投资方的姿态。

这也是祁蔓交代的,她说“艺术家都恃才傲物,对他们不能太傲慢,也不能太捧着,傲慢觉得你不尊重艺术,太捧着又觉得你不懂艺术,都会被看不起。”

秦吾出差两天回来,阿姨已经到岗了,余楚热情的迎上去搂住他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