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炫富只是巩固吃软饭人设(1 / 3)

加入书签

每次听到儿媳妇的眼红论,方熹和肖隽都得皱眉头,儿子能成今天这不着调的样儿,儿媳妇这套“反正你什么都对,别人说都是眼红”的理论要负很大的责任。

但,一个说的板上钉钉,一个听的深信不疑,别人还能说什么?算了,能说到一块儿去,总好过天天吵。夫妻俩也看开了,都有一儿一女了,只要日子过的稳当,怎么过都行。

相处了大半年,方熹早没了跟儿媳妇别苗头的心思,她得承认,这丫头比她厉害,也比她会做人。同样是在婆家劳心劳力,她就经常一句好也落不着,这丫头就有本事,连她那个刻薄婆婆都是夸起来就没完没了的。

一下飞机,唐奶奶就滔滔不绝“还是小珩媳妇周到,那飞机坐着真舒服,椅子又宽又软,睡觉跟在床上一样,腿也能伸直了。还是你会过日子,这好是好,自己买就不划算,还是坐朋友的划算啊。你也跟着学学,一天到晚就瞎买,孩子也没一个,成天钱都花在身上,老了这些衣服能给你养老啊?”

老太太夸人一向不讲武德,每次夸完大儿媳家的儿媳妇,都得把自家的小儿媳拎出来教训一通。

自从大嫂家的儿子领养了两个孩子,唐二婶每天的日子就跟在油锅里煎似得,婆婆死活让他们两口子生孩子,大伯则是话里话外的说去领养一个也还行,明明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可一家子说话就只找她,好像就她生不出来似的。

唐奶奶就觉得问题出在小儿媳身上,不生就是从她那儿捣鼓出来的,要能生干嘛不生啊?老大媳妇那么大把岁数了还生了一个呢,老二本来就不是多有本事的人,到老了总不能只让侄子养吧?她就那么一个大孙子,以后要养两家四口人,万一他们两个老的还能活,那就是她大孙子一个养六口人,那不得累死她宝贝大孙子。

唐奶奶也没别的想法,就是想让大孙子有个伴,老大媳妇都那个岁数了,肯定是不能再生了,老二媳妇还年轻啊,有心有力的,就是生不出来,去抱养一个也可以啊。人小珩两口子领养了两个,以后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有哥哥姐姐带,一家子多热闹。

祁蔓理解唐老太太想抱孙子,但这种拉踩手段她不能纵容,随即回头笑着说“您夸我就夸我,何必夸我一句又稍带旁人两句,是不是真心夸我啊?别是给我拉仇恨吧?”

唐二婶哪敢去记恨她呀,忙改了闷嘴葫芦模式,笑着说“哪有啊,我这小地方长大的,跟谁在一块儿我不得学啊,就是夸你呢,不觉得你好,她还捎带不上我呢。”

肖珩惊讶了一下,挑眉看着他老母亲说“也跟着学学,看看多会说话,难怪你不招待见。”

方熹白了大儿子一眼,扭头又去训小儿子“你爬那么高干嘛呢?不怕从窗户上掉下去?坐好!”

奇奇撇撇嘴,去扯奶奶的袖子说“奶奶!你也夸夸我妈呢,她不高兴就训我。”

唐奶奶小眼睛一瞪,扒拉着孙子坐到身边,训道“你好好坐着,趴窗上干啥,掉下去摔破你的头!”

奇奇坐了没一会儿,又蹬了鞋子站在座位上,他趴在小巴车的窗户上,双手撑在窗框上往外看,小眼睛睁的大大的,感叹说“哇,好漂亮,大哥,这是草原吗?还有房子,哇,好多花,真漂亮。”

宁家有样学样,也蹬了鞋子站到了座位上,潼潼看哥哥站起来,她也从肖珩腿上站起来,扒拉着窗户跟着往外面。

英国的乡村风景迷人,这季节又是风景最好的时候,几个孩子趴在车窗上只觉得这也好看那也漂亮,动不动就要跟肖珩招呼一句,让他别忘了拍照。

大人们靠在座位上,也被沿途的风景吸引着时不时举起手机拍照,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小巴车拐进一座房子很有特色的小镇,沿着狭窄的道路开了几分钟后,才拐进一道高大的铁艺大门,穿过重重树木花丛,停在了一座古老宏伟的建筑前。

方熹他们其实都在照片里看过这座庄园,但看到和身处其中却是完全两个概念,内里装修的瑰丽繁复,和其间的厚重历史感,都是照片中那些风景照不能体现出来的。

众人一进古堡就被林姨引进了餐厅,巨大的长形餐桌摆在落地窗前,正对着后花园的景色。

餐桌上饮食繁杂精致,花蜜正在摆餐具,看到一行人进来,她笑着说“入乡随俗,第一顿先试试这里的特色菜吧,这都是庄园里大厨做的。”

祁蔓买下庄园时,顺带着也雇佣了原有的工作人员,古堡中有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负责掌厨的也是为庄园前主人服务了好几代的资深大厨,今天迎接众人的这一桌英国菜可以说是浓缩了这个庄园上百年的饮食习惯和烹饪心得。

虽然肖珩这次组织的是家庭游,但全员参与的只有他这一家四口,肖隽家只有小萍来了,方熹家只有女性成员外加一个奇奇。

过完年,肖四姑就正式筹备起了在京城开分公司的事,徐翘听了一回两回也很心动,干脆也不开房产公司了,直接把钱入股到了两个小姑子的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