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八章 谢兰舟回京(1 / 2)

加入书签

院子里虽说不上优雅宽广,却也算得上小巧别致、极富野趣。

院中东一棵西一棵地种着枫树和松柏,一条卵石铺就的崎岖小路贯穿其中。

曲径通幽处空出来一小块地,铺着青石板,置着一尊石墩做的案台和几个石凳。

一张漆木棋盘摆放在石案中央,不远处立着一对石灯笼用以照明。

西墙边摆了一溜儿的花盆,里面种着菊花和兰花。

院子的东南角辟了一口小池塘,池水碧绿清澈,养着几尾可爱的金鲤。

菊残蟹肥之时,最适合在此饮酒对弈、观星赏月、谈古论今。

价格也比较满意,买下了这个院子后,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落脚的地方。

她还决定按照风水角度种一些花草,好让这院子看起来别致一些。

正看院子的时候,伙计送来了信件。

“掌柜的,这是从邵阳寄过来的信。”

信中提到说邵阳县一切都挺好的,店铺也打点得不错。

于窈之看到这里也算是放下心。

还提到于慎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没有派人再追杀他,目前邵阳一切安逸,招兵买马的事情也一切顺利。

于窈之觉得还是要在京城发展自己的势力。

她准备去于府找于慎,把兵器铺子开起来。

第二日她坐马车去了于府,看门小厮看到她便直接进去通报了。

于夫人那一日就已经和于慎讲了喝避子药的事情,他也料想到谢无双会这么做,只不过如今是确定了。

于窈之一进门就直接开门见山了。

“当日我们说好的是给我两张官府文书。”

看到于慎并不回答,又继续开口。

“现在只开了胭脂铺子的一家。”

这于慎从一开始就没想给她两张,当初答应下来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为的就是于窈之肯帮于幼薇怀孕。

“不是我不想给你办文书,实在是官府管得十分严格。”

这理由听起来生硬极了,一个丞相怎会这点事儿都做不到?于窈之心里知道他是不想办,便说。

“于大人原来也说话不算数,那就打扰了。”

见于窈之就这么放弃了,于慎倒是有些惊讶,现在于幼薇不能怀孕的原因也找到了,就没必要再留着她了。

给她了一张胭脂铺子的文书就已经是给她脸面了。

方槐给谢兰舟通信时提起了于窈之的兵器铺子就要开起来了,但文书却还迟迟没有着落。

于窈之知晓自己再去跟于慎提条件也是白费口舌,便也不想再从他身上找办法了。

可是兵器铺子本身就是严格把控的东西。

又怎么会让一个刚进京的外地人开起来呢。

于是谢兰舟便找了赵帅兵,赵帅兵知晓此事后便给谢兰舟了一封举荐信。让谢兰舟可以在京城开铺子,用他户部尚书的名义。

谢兰舟拿到了举荐信,犹豫着要不要让手下去送。

可是他和窈之二人也是一个多月未曾见面了。

只能写信互相鼓励,哪里有一个拥抱来的好?

谢兰舟犹豫再三还是准备进京城见一下于窈之。

于窈之的易容术已经十分的有用,他也不用担心会认出他。

长途跋涉进京后,和方槐商议了一下,知道了于窈之的住所。

于窈之刚一进门,便察觉到门后有人,她刚准备躲闪。

听到了谢兰舟的声音。

“是我,兰舟。”

她准备跳开的姿势顿住了,听到了久违的声音。

加上最近兵器铺子一直未开起来,心中烦躁瞬间消失了。

扭头抱住了谢兰舟。

谢兰舟也回抱住了她,两人都深知对方的不容易。

于窈之怕他进京遇到危险,有些责备。

“你怎么回来了?好不容易假死成功让于慎的人放松警惕。”

虽然是责怪,但是语气里却都是担忧。

“万一在京城里被人认出来怎么办?”

于窈之对自己的易容术十分的放心,即便如此也怕谢兰舟遇到危险。

“我来给你送文书。”

谢兰舟从衣服里拿出了的信件。

于窈之松开谢兰舟,将信打开看了看。

“你怎么这么厉害啊!我想了好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