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痛击我的队友(2 / 3)

加入书签

> “江东竟欲攻益州?”

张松笑笑反问道:

“子初莫不是以为主公所斩李异,乃是诬其罪名?”

刘巴一时间张口结舌,他一开始真以为就是随便找了个借口。

刘备笑笑将此事按下。

……

“东吴孙权不似人君,周瑜有英才而不遇英主,苦也。”

李世民一开口就是一记AOE,不过臣子们也都习惯了。

或如房玄龄这样听之任之,或如长孙无忌夸赞陛下说得对,或如侯君集称其亦不如陛下万一,或如……

“陛下之言略显刻薄,有亏君节!”魏征不卑不亢起身。

李世民冷笑,丝毫不惯着:

“爱卿欲事如孙权之主乎?”

此言略为诛心,魏征脸色一红,张口欲言被侯君集拦了下来。

“魏秘书,此非朝堂,大家闲言臧否旧史乃是君臣亲近同乐,何苦计较?”

杜如晦等也过来打圆场,才好不容易平息下来。

不过好在李世民也就嘴上说说,虽然闹得不太愉快但也没动用权限的意思。

李世民现在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包括容人上也是一样。

而且想法与杜如晦相同,这魏征既然能被光幕提到,想来应该是有能力的。

只是不知道能力体现在哪里?

随即李世民思维跳了一下:

才能总不会是体现于这轴的不行的脾气上吧?

【而我们都熟悉的那个“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的江东之主,便是孙权的第二个形态。

这个时期的孙权饱经战阵,作战经验之丰富,作战水平之不稳定,无人能比肩。

坑关羽,战合肥,烧刘备,抗曹丕,胜石亭。

能以三万对三万斩首一万,能以十万败八百留美名。历经大战十余次,小战不可计数。

这个时期的孙权反覆倾危,反复横跳能跳的队友心累。

五年四降四叛,左右逢源,从大魏吴王一直跳到了吴国大皇帝。

而要说孙权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那只能说张文远伱坏事做尽……

开个玩笑,其实归根结底的问题还是在江东的兵制上,世袭领兵制这种价码是曹刘都开不起的。

孙策依靠它团结了最早的江淮旧臣,孙权将它允诺给江东豪右,由此将江东捏到了一起。

这个兵制让江东的士卒们带上了私人性质,也因此孙权一辈子从没输过本土防御战。

但这一制度也让将领们养尊处优,绝不可能主动身先士卒攻城拔寨。

由此让孙权梦断合肥,成就了张文远小儿止啼的威名。

北伐的野望被张辽直接摁死,也促进了孙权的迅速觉醒:

曹操打不过,队友还捅不死?

但实际上逍遥津主动断后的孙权尚有三分英姿,此战算不得生涯之耻。

曹丕死后曹叡继位时,孙权锐评:曹丕不如曹操的万分之一,而曹叡甚至连曹丕都不如。

这话听起来犹如关二爷的“观汝乃插标卖首耳”。

结果公元234年正在打合肥的孙权听闻曹叡带军来援合肥,毫不犹豫的带兵望风而逃。

很多人预想过的东线吴魏皇帝相争、西线诸葛司马相抗这种华丽剧情并没有上演。

星落五丈原只能让人徒呼一句奈何。

而诸葛武侯之死也让孙权的人生彻底翻到了下一篇章:

老悖昏聩。】

虽然光幕中大舅哥的处世格言很让人恨得有点牙痒痒,不过刘备同样看得很开。

大舅哥都传笑千古了,自己还苛求什么呢?

成都市内昭烈庙烟火袅袅,千八百年忌祀后人仍念。

赵云仰头盯着兵制看了看,倒是很快明白过来:

“江东此举……兵权反而成了家产,苟活方能享富贵,横死则恩宠俱消。”

赵云甚至都能想象出来江东的小将领们打仗是个什么情形了:

你居然敢先登夺旗这么拼命?有儿子吗?长大了吗?经历过战阵吗?会抓山越吗?

一旦有一项没有,你就要考虑一下横死于战阵的话兵权会不会被褫夺强占。

“原来如此!”赵云想起来那个挺招人喜欢的甘瑰,明了道:

“难怪如今江东甘宁如此难过。”

“孙伯符时厚待江淮老臣,孙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