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谁和你同病相怜(2 / 3)

加入书签

至于王文度那是真的没人在意了。

李世民亲口连番安慰后,长孙无忌依依不舍的又蹭了一点鼻涕后才心满意足的放开袖子,退回原位。

而侯君集,在众人眼角余光的瞥视之下,悄无声息的挪到了长孙无忌旁边。

“齐国公谋反定是子虚乌有!”

侯君集语气真挚。

而长孙无忌听到谋反两字,又看了看侯君集。

依稀间能从其眉宇间看出七分期待,以及三分拼命压抑的幸灾乐祸。

心中呵了一声,摇了摇头:若非陛下严令要守秘……

长孙无忌一脸嫌弃的往旁边挪了挪。

……

成都府衙。

刘巴亲自寻隙跑了一趟厨房,带回来了半罐烘干脱皮的地豆。

一群人干脆靠拢了坐下,桌上放着地豆,旁边烹着热茶。

张飞捏起两粒嚼了嚼,一脸叹服:

“这些事儿,是我等不花钱就能听的”

法正也笑吟吟赞同道:

“是极,此种秘辛,若是在茶肆听人说,至少也须五大碗茶。”

刘备的表情也不正经了起来:

“那这武后称帝……是这李治赞同的还是……”

刘备的食指在脖子上划了一下,那个意思大伙都懂。

孔明也捏了一颗地豆,还真认真思考了下,最终摇摇头:

“观后世之态度,这高宗不似庸人。”

说罢将这地豆丢入口中,嘎吱嘎吱嚼了起来。

潜在意思倒是也很明显了,这李治或许会为了这武氏冒大不韪废后。

但推其为女帝那是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在刨李唐的根,再为其不顾生死应当也不至于如此。

不过张飞倒是摇头晃脑道:

“这李唐,倒是让俺想起来了曹贼一家。”

孔明不同意:

“曹贼行事宽于律己,决策优柔寡断。”

“那唐皇有虚怀纳谏之名,决西域也能力排众议,如何相像”

至于领军能力就更别说了,差的实在太多。

张飞赶忙摇头:

“俺只是看这天皇大帝,想起来了曹叡。”

“后世说那曹叡思母成疾,有心理疾病。”

“俺怎么觉得这李治好像也差不多呢。”

孔明默默思量了下,觉得指不定还真有可能。

毕竟算算时间来说,那被后世着重说的长孙皇后死的早。

看后世所说的西域经营,这李世民不是在与西域勾心斗角,就是御驾亲征去打高句丽。

中间还穿插着太子给添堵、谋反等等诸事。

于是这武则天代替了长孙皇后的位置

孔明敲了敲脑袋,更是记起后世还说孙权也有心理疾病。

不过这心疾……孔明看了看正捏着地豆研究的张神医,无奈摇摇头。

他们能依托的医道先贤实在太少,因此这心疾之探究也不好意思加给张神医。

看军师在那儿又是敲脑袋又是摇头叹气,张飞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小心道:

“俺就是想说,若论教孩子,那千古一帝也不如大哥和军师。”

刘备眉头拧起来,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怪呢

【对于李治来说,废王立武也是他人生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道理很简单,正式摆脱长孙无忌的掣肘,开始单飞了。

在这件事之后,李治改年号,立洛阳为东都施行两都制,大动作频频,正式开始了乾纲独断。

而且李治当然也没忘记征西突厥这场丑陋的假赛,也正式决定扫尾。

657年,命运首次垂青于苏定方:

此前程知节和王文度的假赛中,苏定方的战绩可谓是一枝独秀。

因此李治任命他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西突厥的灭国战正式打响。

此战唐军分两路出击:

苏定方率燕然都护府大军,从阿尔泰山西进,直击西突厥的王庭。

小鲁的两个远方表亲,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两位大唐的番将率领第二路大军,从西州进攻西突厥。

已经五十七岁的苏定方下定决心:

他要杜绝假赛,青史留名!

而在苏定方的手中,唐军也爆发出了让人侧目的战斗力。

大军出发后首先遇到的是西突厥的木昆部,这场战斗在史书上仅留下两字:大破。

战果同样也是惜字如金:“帅万馀帐来降”,也就是大约四五万人的样子。

随后苏定方安抚了这个部落,并从中抽调了一千人参与对西突厥的灭国。

大军继续行进,最终在如今的额尔齐斯河遭遇了西突厥的主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