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章 胜天半子张仲景(2 / 2)

加入书签

寒杂病论》问世之后,疫病依然不绝。

223年,宛城许都大疫,死者数万。

253年,新城大疫,死者大半。

273年,建业大疫,死十万。

就如汉末一样,这些大规模爆发的瘟疫背后,定然也有不计其数的小规模瘟疫。

但up主认为,放到整个历史长河来看,张仲景毫无疑问是胜了。

这位医圣是一个先行者,在几乎所有人面对疫病束手无策背身逃离时,他选择逆向而行对其宣战。

千百年来,《伤寒杂病论》中数张经典药方传遍了神州大地,活人无数,使得华夏历千病而不倒,受万疫而愈挫愈强。

医圣之名也激励了无数的后来者,让他们面对百姓的苦难时不再视而不见,而是选择一胸怀神州,两肩扛华夏,咱们整个民族也因此能昂扬前行。

而在张仲景逝世一千三百年后,由鼠疫引发的黑死病席卷欧洲大地,一百五十余年间造成七千五百余万人死亡,偌大欧洲对此束手无策,只能躺平等待这种疾病宿主死亡后自然消失。

这种疾病同样也传到了大明,彼时的华夏医生同样以张仲景为榜样选择逆行奋起,江苏的吴医吴有性不计生死探查瘟疫,著《瘟疫论》,总结传播途径探寻治疫方法,开现代瘟疫学说之先河,遏制了鼠疫在明朝的肆虐。

另外多说一句,黑死病在整个欧洲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人口大量死亡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并使得当时朝不保夕的人们开始流行活在当下纵情享受。

这一点在心态上与汉末以曹丕为代表的纵情享乐派不得不说还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明侧头看去,只见张神医这位老先生观看光幕的眼神前所未有的专注。

他依然一言不发,但逐渐发红的眼眶昭示着内心有着怎样的波澜。

“行医治此时,著书医万世。”

“医圣之名,名副其实也。”

孔明的赞叹真心实意。

眼眶发红胸中激荡的张仲景此时只是一声嗟叹,对着孔明拱拱手。

毕竟后辈说的清楚,自他之后短期内依然大疫丛生,对他来说依然也算是一种遗憾。

毕竟他的初心便是想要治伤寒,使百姓不复他南阳宗族疫死多半的惨剧,而那建业死十万,单单从数字上看着就令人毛骨悚然。

孔明洞察入微,换了个方向开解道

“不知亮何时能一览医生治世之书?”

于是张仲景只能略有狼狈的摆摆手道

“快了快了。”

刚才复杂的心情也登时平复了下去。

(本章完)

inf。inf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