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章 天子大蜡(2 / 2)

加入书签

间一直是变化的,偶尔会因为冬至日比较靠后导致腊日落到正月里去,与腊日在腊月祭祀的传统发生了冲突,因此在南北朝时干脆确立为腊月初八。

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佛教开始大规模进入华夏。

而就如我们所知的一样,佛教为了在华夏落地生根一直致力于本地化。

腊八虽有大飨的传统,但古时多的是连衣食果腹都困难的贫苦流民,寺庙于是便在这一日米果杂成为粥,冠以庆祝释迦摩尼成道日的名义,广施饥民以作功德,故有腊八粥之名。

而推广腊八粥的另一個因素便是乱世时百姓糟糕的生存状况。

比如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苗头已经显现,中央地方关系逐渐紧张,徭役赋税加重。

比如靖康之耻后的南宋朝廷对百姓基本可以说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朱熹说“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晁说之言“宋赋役几十倍于汉”,南宋仅录于账目的苛捐杂税便有加耗、支移、脚钱、折变、头子钱、牛皮税、义仓税、进际税、印契税、折帛钱、和买绢等等,还不到苛捐杂税总名目的一半。

这种情况下,腊八粥成了不少百姓一年到头最大的念想。

不过当然,直到今天腊八粥已经褪去了所有的宗教色彩。

宋时寺庙七种米果杂成的粥能冠以七宝五味之名,引百姓哄抢,不得者哀恸大哭。

现在超市售卖的腊八粥所用食材多者能达到几十种,但咱们还依旧嫌弃这东西难以下咽。

由此倒是可见如今生活安定富裕程度,可称已冠绝华夏五千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