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三十四章 疯狂的地方(2 / 3)

加入书签

/br>
“我已经收到消息,科技部和教育部已经通过了对光华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立项。”

“真的?!”郑强顾不上喝茶,连忙追问道,“是一个还是两个?”

这个事情陈灏之前跟他提过一嘴,但他没抱多大希望。

毕竟【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明面上只差了两个字,实际上差别可大了!

比如说国重的申报要求:

1、只限于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2、已运行和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

3、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能够满足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

4、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5、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

6、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其他的都好说,第2点和第4点,光华大学就没有一个实验室能满足国重的申报要求,但国家特事特办,直接开通绿色通道。

这也就是吃了光子屏、光芯的红利,换成其他任何大学,都不可能享有这般待遇。

国重的基础标准都没达标,更别提国家实验室了。

哪知还真的成功了!

“两个,【先进材料与半导体国家实验室】和【真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都通过了,”陈灏惋惜地又道:“可惜,【能源科学与动力国家实验室】没通过,不过光华就有三个国家实验室了。”

其实陈灏申报了三个上去,剩下一个【能源科学与动力国家实验室】是以锂空气电池技术实验室为主体。

但失败也很正常,光子屏和光芯毕竟已经成功了,另一个超级高铁的可行性方案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反倒是锂空气电池,现在还在研究中,啥突破也没有,国家当然不会同意。

听着陈灏不知足的话,郑强嘴角一抽,“校长,你这是在装杯么……”

“这可是国家实验室!全中国也只有五个,唯一拥有国家实验室的科大也只有一个而已!”

激动说着的郑强,突然想到了什么,像是泼了盆冷水。

他担忧道:“虽然通过了立项,但也只是筹建中,就怕后面不能摘掉这个【筹】字。”

组建国家实验室正常的流程是:先批准立项,成为国家实验室(筹),然后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国家实验室。

而这个考核难度相当的高!

先要通过教育部评估,再通过科技部的验收,最后才算成功。

因为国家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是教育部,宏观主管部门是科技部,涉及到两个部委,可见其难度之高。

2006年申报的六个国家实验室,筹建了十几年,直到2017年仍然未通过考核,最后才降级成国家研究中心。

“这个问题不大,在这两个领域,不说国内,即便是世界上我们也是遥遥领先的。”陈灏笃定地说道。

光子科技和真空管道两个领域,光华大学至少领先世界十年的水平!

不光是国内的唯一性,也是世界的唯一性,不可能还通过不了最后的考核。

倒是这次的通过,让陈灏想到了一件事情。

可能……国家要放开这个标准了。

这也是他喊来郑强的原因。

“老郑,我记得你在浙大任职过对吧?”

“对,怎么了?”郑强一脸地懵逼,这不都是老黄历了么。

郑强是胡省人,但在山城长大的,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成都科技大学硕士,四川大学博士,师从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

留学归国后,先后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还是浙大。

“我猜测国家对国家实验室这一块,应该会放开标准,大力支持和推动。”

陈灏微微眯起眼睛,“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是在大力搞地方实验室吗?浙省不是也有个之江实验室,你对这些地方实验室了解多少?”

2006年共有六个单位申报国家实验室,分别是:

京城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中科院物理所;

庐州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