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1 / 3)

加入书签

一直逛到中午快两点,杨家人这才准备打道回府。

杨嘉其实有点想在外头随便买点东西吃了算了,但回头一看爸妈,立马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按照杨爸杨妈的习惯,除非是完全累到没力气了,不然他们铁定是不会在外边吃的。

事实上,在杨嘉家里买房还完房贷之前,杨妈基本是将一切在外面吃饭的行为统称为‘有钱烧不过’。

杨妈对杨嘉曾说过的一句原话是:明明可以在家做的,非要出去给别人送钱。

初中时期的时候她其实挺不喜欢听这样的话,因为当时莫名的虚荣心爆表,有攀比心了但又知道自己不该攀比,且没有攀比的资本,所以听到班上同学聊天讨论餐厅时,总会不自觉地自认穷酸和自卑。

直到后来家里房子解决了,房贷还完了之后,杨妈慢慢竟变得阔气了起来,当然她总体还是节省的,也依然还是不太喜欢在外面吃饭,可确实再也不会那么唠叨了。

然而,后来的杨嘉却开始拮据了起来,当她搬出去自己负担起自己的一切开销之后,杨嘉不自觉的就开始存不下钱了,房租占去大头,每个月的工资又刚够温饱。

再后来经历裸辞,摆烂,她还一点点地欠下了大额债务。

于是后来的好长一段时间她和妈妈一起去外头餐厅吃饭时,大部分付款竟然采取的还是AA制,过于紧巴的生活资金让她根本无法大笔一挥地请杨妈吃饭。

那种窘迫的状态和心绪简直是让她难以启齿,而后她便忽的想到了自己初中时期那段同样紧巴的日子。

当自己也处于类似境地的时候,她终于也理解到了类似的心情,不过是无能为力而已,在现有情况下,他们能给出的只有那么多了。

回程的路上,公交车上人群依然不少,看得出来,大家这是都等着这个长假呢,路上提着各种礼盒的人多,前面扎着花环赶去迎亲的车辆也挺多,逮着长假才好摆酒请客嘛。

“喂,哎。“

”晚上到你家去吃饭是吧?好嘞。”

杨爸接通电话,脸上带笑,询问那边的人去哪玩了一类的话,接着又开了几句玩笑,看那神情就知道是和小朋友在讲话。

杨妈当然也猜出来了,问他:“谁打来的,晨晨?”

“嗯,说是让我们晚上过去吃饭,他爸爸已经在弄了。”

“挺好挺好,那回去就先下二两面垫垫肚子,晚上再去晨晨家吃饭。”

虽然只是简单对付一餐,但杨妈的厨艺摆在那里,杨嘉在外头走了一天早饿了,端着一盘番茄鸡蛋烩面暴风吸入,着实觉得再简单的东西,杨妈都有能力将它做得好吃。

吃过饭,杨嘉和杨爸杨妈就去了晨晨堂弟家,从在湖城打工开始,晨晨家和她家就一直住得很近,在她记忆里,还有她小时候和晨晨打架的事呢,现在想起来,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和一个比自己小四岁的人打起架来的。

晨晨家目前也住在城中村里,一栋小楼房的顶楼,走个一百米左右便到,不同于杨嘉家里只租了一个小房间,他们家是租了两间,当然另外一间是四叔今年开年才租的,目的就是让刚升初中的晨晨能有个自己的小房间。

杨嘉刚一上去,就被晨晨兴奋地领到了自己新得的小房子里,才刚一打眼,杨嘉就看到了他的新书桌和一台崭新的电脑,跟他们家那个还有个大屁股的电脑一看就不一样。

杨嘉很给面子的瞪大眼睛“哇哦”了一声,羡慕道:“你爸居然给你买电脑了?四叔好大方!”

四叔一家人对晨晨确实一直都很宠,基本在物质上只要是他想要的,都会尽量创造条件去满足。

尤其四叔,自晨晨后来进入青春期,父子俩其实隔三差五就得吵一回,但实际四叔是很舍得给他花钱的,甚至就是为了晨晨以后能轻松一点,所以后来一直在努力想办法开源赚外快。

在这一点上,四叔甚至算得上是几个叔伯里最有上进心的那个,杨嘉一度很羡慕他们家对堂弟的支持。

比如后头有一年晨晨打游戏打上头,愣是挂了一堆科想去职业打游戏和做职业游戏主播,他家里就真的给了他一年时间让他暂停了一年的学习,还一口气给他的电脑都升级换代成了电竞级别的。

这要放在杨嘉自己身上,别说买电脑,杨妈能直接给她腿打劈!

不过后来杨嘉就发现,他们湖城这三家,其实每户家里都宠小孩,只是不同方向的宠。

比如四叔家是经济上学业上要求不那么严,二姑家就是早恋购物上很惯着。

杨嘉记忆里,欣欣表姐是从小学开始就有点谈朋友的迹象了,然后初中,高中也是一直有恋爱,除此之外,她还是整个大家庭里最早集齐了台式、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的人。

通常欣欣表姐想要什么,姑父过不了多久就会给她买回来,诸如没用两次的空气炸锅、面包机、榨汁机、按摩椅等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