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的数学基础之差,简单的必考的都没整明白,吴老师就更不可能花那么多时间在难题上了。

只是难题也是需要练的,练的次数少了,杨嘉现在再做那些题,就经常感觉有些做不出来。

“你就帮忙问一下他们有没有毕业之后把书留下来的,这样我就能自己在家里学了。”

饭桌上,杨嘉和杨爸杨妈提了这事,他们待在答应了会帮忙问问。

“那我明天还可以去问问王师傅,我记得他们家有个闺女也就是今年才毕的业。人已经在外头留学去了。”

王师傅是公司里比杨爸年纪还要再大点的一个同事,平时和杨爸就像处得不错,杨嘉小时候见到两回,看起来是个很和善的人。

杨妈厂里同个年龄段的嫂子们同事们就更多了,只是他们俩平时的交际圈子,一般除了周边和她同年级的几个孩子,很少接触其他家庭的小孩。

要实在借不到,杨嘉也就只能再去图书中心找找了,正好把手上的速写书和素描书更新一下,就她手上的这两本还是之前青少年宫教她的老师送她的,正好过年存的零花钱也能爬上用场。

第二天,杨妈那边果然是没借到,有几个毕业的是他们一毕业就把书卖了,还有的也是在读高中,自己要用都来不及,没有多余的能借出去。

杨爸这边呢,倒是拿了一箱子回来,只是拿的不齐全,因为当初王师傅的姑娘是一毕业就出去上语言学校去了,还多东西都没整理,直接就堆在了一个旧纸箱里,索性她之后也用不到,就全给杨爸拿回家了。

当然杨爸肯定还是想着要还给人家的,不然万一人家小孩中途放假回来想找书呢,到底是人家的东西,所以让杨嘉爱惜着使用。

“这肯定的,我先看看有没有我要的数学必修三必修四。”

杨嘉一本本把书翻出来找自己需要的,因为没有整理的关系,这箱子里面的书很是杂乱,各种练习册和做过的卷子也掺杂其中,杨嘉找了半天,最后发现有几本书特有价值,例如这里边有高三时候发的各科的□□。

里边全是详细版思维导图,知识点那种,其中数学必修四、必修五,英语必修三、必修四都有。

政史地杨嘉没有细看,也只将□□拿了出来,这三门她决定高三之前都只按照学校老师安排,该学学,该背背。

至于英语,现在英语课她早没听了,实在是英语老师的水平不行,杨嘉每次听英语课都能感觉到老师有卡壳,之前讲一张英语卷子的时候,她逐句翻译句子,居然一连能碰到三个单词不认识。

给杨嘉难受的,所以现在只要上英语课,杨嘉基本就是一心二用,反正平时也没多少人认认真真听她讲课,水平不高还无聊。

路洋平时已经算是一个很温和认真的同学了,每次听她的课也是,不是一脸瞌睡就是不由自主翻手机出来在底下看小说。

杨嘉怕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又跟着一块看起了小说,又因为他们现在的速写作业增加了,开始加上整体人物临摹了。

所以后来每次上英语课,她就开始把午休默写直接移到了课堂上,这样能更多利用无效时间,默写完了就开始自己背句子、翻译句子、写句子,不限定于课本上不要求背的,新概念3上面的小短文,还有一些卷子上的阅读题她也会背。

到最后,只有英语老师开始讲课本上需要背诵的长句子时,杨嘉才会集中精神听一会儿。

就这样,杨嘉的英语成绩照样没落下,保持在了110往上,这可是她之前想都没想过的事。

当然她知道要想分数再提高,那她还得下大功夫重新学习英语语法,奈何她对英语语法天然就有种抗拒感,一看到宾语、谓语、定语这类的词她就感觉自己脑子结成了一团,哪哪都不太好使。

就这样吧,保证了基本的分数之后,杨嘉对语法这方面是直接破罐子破摔了,这个分数底子足够支撑她之后在大学里过四级了,剩下的她以后能使用到的英语机会直接就没有,到那时一样还是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