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7章 分割之法,地煞之数(1 / 4)

加入书签

“溶洞……”

秦翌跟着能量通道的走向,来到了一处大山的溶洞里。

溶洞上方挂着一只只一尺多高的蝙蝠,密密麻麻,数量大约有一千多只,每一只都有后天境实力。

它们几乎将整个顶部覆盖,自然也将龙圣的“画”覆盖了。

不过,这只是物质维度的覆盖,对秦翌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秦翌的双眼透过蝙蝠,看到了后面的“画”。

“画,更抽象了。”

就好像用几种颜色的油墨随意的涂抹了几下,画出一个鸟形的图案。

“这还是一个中转站,后面还有?”

六六得六。

到了这里,已经分流出三十六股了。

秦翌的视线继续往下追溯。

“这次是……三股。”

再分流,一百零八股了。

“一百零八,地煞之数?”

秦翌若有所思的道。

“这《易》……莫非是龙圣所作?”

《易》对“三”“六”“九”“十二”非常衷爱。

甚至对于“三十六”“一百零八”这两个同时公约数同时包含这四个数字的数字,同样非常衷爱,甚至专门起了“天罡”“地煞”这样特殊的名称。

《易》的作者,因为时代久远,早已不可考。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此书成书于军武时代之前。

这样以来,范围就只剩下没有历史记载的元武时代和龙武时代了。

相较于元圣时代,秦翌更倾向于龙武时代。

而龙武时代,龙圣的确是最有可能的人。

“如此说来,龙圣的理论依据,很可能是……《易》?”

《易》是和他的风水理论和文圣的道文理论一样的研究天地自然的顶级理论?

秦翌回忆着儿时所学的关于《易》的内容,微微摇头,遗憾的叹了口气道:“《易》流传到现在,已经变成一本更倾向于数的高级教材了。”

历史流转,斗转星移,只剩下残篇断章,难见全貌,再加上被后人重新编纂,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就像‘道文’,被我演变成‘符箓’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文’会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后世的人,恐怕只知‘符箓’,而不知‘道文’为何物了。”

想到这里,秦翌心中戚戚然,有种物伤其类之感。

“我的风水理论,若干年后,不会也成为什么奇怪的理论或秘术吧?”

秦翌摇了摇头。

此时,想这些,太早了。

杞人忧天。

秦翌转头打量着这些中转时,“洒”出的神性,看着神性被这些蝙蝠吸收。

“这些蝙蝠的实力并不高。”

完全在理论的范围之内。

原来是什么实力,现在差不多也是什么实力。

秦翌想到了上一个中转站遇到那些的飞鱼。

它们的个体实力同样并没有增加,还是先天境,不过,组织起来却可以施展类似军阵的秘术,召唤出拥有金丹圆满的实力的鸟形虚影。

“莫非,这神性影响的并不是实力,而是神魂,让受同一神性污染的生灵,更加容易产生灵魂的共鸣。”

只有在灵魂共鸣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神性的作用?

想到这里,秦翌抬起头,看着头顶倒立着的这群蝙蝠。

“实验一下,不就可以证实了吗?”

秦翌随意的流露出先天境的气息,并且透露出一丝敌意。

顿时,整个溶洞就犹如炸了锅似的,所有的蝙蝠瞬间被惊的飞了起来,刚开始只是乱飞,后来慢慢的越飞越来越有规律,蝙蝠们的叫起也从刚开始的好像大杂混似的乱叫,到后来越来越统一,最后终于集中到了同一个频率。

一只更加巨大的鸟形虚影出现在了半空之中。

不过,这次的鸟形虚影更加虚幻,更加模糊,实力也更差,只有先天圆满左右。

虚有其表。

而且,这次仔细观察之下,秦翌还发现了一个之前未曾发现的关键信息。

“这个鸟形虚影是和洞顶龙圣留下的‘画’的共鸣产生的。”

也就是说,不仅需要灵魂共鸣,还需要与龙圣留下的“画”,满足这两个条件,鸟形虚影才会诞生。

根据推演,这个鸟形虚影估计还有活动范围的限制。

“限制好多啊。”

无论是那些飞鱼,还是这些蝙蝠,一旦离开龙圣久下的‘画’附近,它们就算可以产生灵魂共鸣,因为没有‘画’的共鸣,也无法施展出鸟形虚影。

“限制这么多……这鸟形虚影,还真的有些鸡肋啊。”

不过,凡事无绝对,若是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倒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