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3章 251,大鱼堰塘(1 / 2)

加入书签

贾家的事说白了,就是虚与更虚的较量。

虽然贾张氏暂时以母子情感把贾东旭安抚住了。

但如果再困难下去,也很难说清贾东旭会不会听从别人的闲言碎语,把她送回乡下。

不只是贾张氏怕去乡下干农活,还有吃不饱什么的。

贾张氏更怕的是,贾东旭把她送下去以后,会发觉贾家日子会好过的多。

也就是后世那些上班族不敢请假,不止是因为收入的原因,也怕老板发现公司有他没他一个样的说法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面贾张氏最怕的是秦淮茹。

贾张氏在四合院,自信是可以压制住秦淮茹。

可贾张氏如果离开四合院,不论易中海还是秦淮茹,都不会再给贾张氏回来的机会。

每家发了几斤棒子面,两个白菜,如果这也算福利的话。

不过毕竟是过年,李主任还是想办法在别的地方搞了点猪肉来,给工人们加了个餐。

有点什么好东西,先紧着某些重点厂子,还有就是轧钢厂套筒扳手车间这样能换外汇的。

先是给了易中海一点甜头,让他以为还有后续。

生活就是如此吧,终归是各自牵扯,又各自牵挂。

平常没事时,谁搞点什么稀罕物,让何大清加个班,几个好嘴的领导们总会凑个一桌。

何雨柱今年也没招人恨了,事实上,轧钢厂今年的大鱼来源跟何雨柱有关。

上面是按照套筒扳手车间人员奖励的,而现实里肯定不能那样分发。

至于往年那种大包小袋的各种福利,今年是别指望了。

贾张氏自然不会如此就算了,但这段时间的秦淮茹跟易中海,还真没有天天想着那件事。

搞得何大清不好意思,先把那点东西,放在了何雨柱这一头。

领点福利搞得像做小偷一样。

东西倒不多,几斤白面,一斤猪肉,外加几个水果,其他的就是一人一条大鱼,也不是多好的东西。

这是秦淮茹不愿意,她再次找上易中海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总是拿贾张氏会跟来说事。

何雨柱现在跟李主任的关系还凑合,很有点酒肉朋友的派头。

最后又利用易中海要去街道办的事情,反过来威胁了贾张氏,为自己争取了更大的生活空间,可以每天晚上出来待一会。

所以说搞大批量的物资,何雨柱是真没办法。

至少现在的贾张氏,在白天的时候会把婆媳俩的饭辙,多多少少分秦淮茹一些。

而现在,干事就是干事,工人就是工人。

于是干脆一个都不发,由轧钢厂各级领导和干事们代领了。

年前喝酒时,李主任叹息着今年的年难过,家家都没物资,他这个后勤主任都被人指着鼻子骂了多少回了。

所以何家父子有轧钢厂准备的一些东西,而易中海刘海中他们,却只能跟大家一样,拎着几斤棒子面两个白菜回家过年。

再利用贾张氏让易中海有些顾忌,不敢在投喂过程中对她用强,不至于翻脸。

这朵美丽的白莲,终于在饥饿感的驱使下,黑化了起来。

托刘家老大回村子问了下,今年村子还搞不搞鱼了?

得到答案是没人带头,而村民什么的,现在的情况也都清楚,不敢去搞。

虽然冬天有点冻手冻脚的,但看着何雨柱拉着摆放在村子里的瑕疵布跟红,并听到村里领导说的这个是村子里跟轧钢厂的互相交换。大家自愿参加,不计工分。

至于易中海的想法,管他呢。

秦淮茹也不清楚她要争取这点空间有什么用,可能就是为了呼吸舒畅一点吧。

别人听到打趣了几句,指着鼻子骂肯定是假的,不过一些跟李主任相熟的领导,见面打趣几句是肯定的。

那边的车间工人领福利,这边的工人就拿点棒子面白菜,肯定会出问题。

娄半城时期,哪怕再困难,发福利时,情愿疏忽那些干事什么的,也会把易中海刘海中这类老师傅带上。

她自己生的儿子贾张氏自然了解,那就是个耳根子软的,经不起别人的软磨硬泡。

要只是搞点东西给厂里领导发发福利,何雨柱还真有门路。

比如轧钢厂在别的厂子里换的一些瑕疵布,什么的,挤一挤总归会有多余的。

何雨柱听到这话倒是留了心,这个事也不是多复杂的事情。

今年的轧钢厂就没有往年的那些过年福利了。

本来何雨柱还准备钱去鸽子市换的,听到李主任这个抱怨,倒是动起了心思。

当然这是普通的工人,这时就显现出娄半城时期那种好处了。

这种事就是如此,都是在互相牵扯中生活着每一天。

事实上就是这点东西,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