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波澜渐起(1 / 2)

加入书签

自那日在湖畔分开,萧洛尘与苏慕松已有半月未相见,这么多年来,这还是头一次。

这半月苏慕松向夫子告了假,没有上学,而萧洛尘心中也乱得很,见不到苏慕松反倒松了一口气,因而暂时也没有去安国公府找他的打算。

若是从前,萧洛尘或许不明白苏慕松那日在湖畔问他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但是去过了月珑,遇到了莫雪和黑衣少年,听过玉无介与碧兴翟的故事,他已经明白,在苏慕松心中,自己或许并不仅仅是至交好友了。

那苏慕松在萧洛尘心中又是什么位置呢?

萧洛尘给不出答案,或许他害怕自己心里真实的那个答案。

时近年关,相府却并无过节的喜庆。

萧洛尘的大哥被下属牵连,遭到弹劾,降职一级,罚俸一年,二哥在北疆领兵抵御清宁,战事亦不顺利,六哥在潞州查案遇险,下落不明。

自王峥被流放北疆,丞相与太师的争斗便越来越激烈,而从相府现下的处境来看,显然丞相已处于下风。这也是萧洛尘不能像玉无介那般无所顾忌的原因之一,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他不可能离经叛道抛下一切,但他也绝不想与苏慕松成为陌路人。

入冬以来雨雪不断,一场接连一场的风雪似乎是要将这座城池掩埋,黑云层叠,眼见着又有一场大雪将要落下。

未时末,酝酿了半日的大雪伴随着凛冽的寒风而下,萧洛尘在回廊中出神了半晌,被这裹挟着雪花的寒风一吹,只觉凉到了心底。远远的便见到管家领着家丁似乎抬着什么人着急忙慌的往后院去,萧洛尘迎上前查看,没想到竟然是失踪多日的六哥萧洛垚,现下昏迷不醒,也不知到底是何境况。

一行人后跟着一名蓬头散发的女子,袄裙褴褛,沾染血污,双手红肿,脸颊冻得青紫,额角还横着一条新结痂的疤,萧洛尘细看几眼便认出这女子便是当日在洛州街头与他六哥打斗的姑娘,看她这模样,想必一路之上遭遇不少坎坷。

丞相夫人的心思全在萧洛垚身上,无心顾及其他,那与萧洛垚一同归来的姑娘自责愧疚坐立难安,路途艰险,她一身狼狈,在这几净窗明的相府显得尤为突兀。

萧洛尘知道六哥的心思,此番这姑娘既一同归来,二人的关系怕是已经非同一般,只是既没有当事人的肯定,他也不好揣测唐突,见她惴惴不安的模样,萧洛尘少不得安抚一番。

“姐姐暂且放宽心,已经请了宫中的御医过来,六哥一定不会有事的。姐姐你一路风尘仆仆,先请去歇息片刻,待御医诊完症再过来看望六哥吧。”

这姑娘也认出萧洛尘便是当日她与萧洛垚在潞州街上打斗时出现的两个少年之一,方才听他的称呼,也知道了他就是萧洛垚挂在嘴边时常念叨的弟弟,心中便已然生出亲近之感,又见他并不似其他人那般对自己或无视或责备,不由得心生感激。

“多谢七公子。”

只是现下萧洛垚生死不明,她也实在没有心思和萧洛尘再去说他们这一路的曲折。

萧洛尘也看出了她的心思,便没有多问,只是吩咐管家按照宾客之礼好生招待那姑娘。

那姑娘沐浴更衣过后没有多做休整,因放心不下又过来看望萧洛垚。只是还没等她靠近,便被下了逐客令,丞相夫人让管家将她请出府去,即便她再三请求只须让她待到萧洛垚苏醒,丞相夫人也并没有答应,连萧洛尘求情也无济于事。

萧洛尘违拗不过母亲,只得拿了足足的银两给那姑娘,要她先寻个客店住下,日后再做打算。

那姑娘无奈,只得出了相府大门,但却并没有离开。她站在相府门外,站在幕天席地的大雪之中,等着萧洛垚醒来的消息。

酉时初,肆虐了一天的风雪稍稍止住,萧洛尘送御医出府,经过回廊时无意间听到婢女在议论

“那姑娘倒也是倔,这样冷的天,饶是抱着火盆也嫌冻的,她竟站在那雪地里头等着。看来她对六公子也是有一番痴心在的。”

“莫不是想这样做好让夫人可怜她,让她入府吧?”

“倒也不无可能。只不过六公子因她伤重至此,性命能不能保住还另说,夫人只怕是不会原谅她的。”

“可是她到底也舍命将六公子送回来了呀?”

“唉!你见过京都之中哪个官宦人家会收个江湖女子做儿媳的?”

“也是。看来这姑娘和六公子只怕是无缘了。”

“你看看这外面,滴水成冰,她若再傻等着,怕是要出岔子。”

一言惊醒梦中人,萧洛尘赶忙出府查看,却见府门口白茫茫一片,并没有那姑娘的身影。

萧洛尘放心不下,又问了门房,说是方才被安国公府的苏大公子带上了马车。

听说人是被苏慕松带走了,萧洛尘这才安心,不然若是有个好歹,六哥醒来真不知如何交待。

只是,不知苏慕松为何来得如此凑巧,到了门口又折回去更是令人费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