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 婚丧嫁娶(1 / 2)

加入书签

看到苏慕松来了,端敏并未过于惊讶。

“昨日听桑儿提起,说是在望京楼前看到你了,就猜到你会过来,我准备给他们立碑了,你来了正好搭把手。”

端敏将手中的量杆塞给苏慕松,自己则拿起了放在一旁的纸笔。

一人量一人记,除了报出的数,二人再无他话。

丈量完墓地,端敏先行离去,她想苏慕松大概有很多话要和萧洛尘说的。但她在陵园外并没有等多久,苏慕松便出来了。

“我还以为你要待上好一阵儿呢。”

“他并不在那里。”

是啊,那里面只是一座空坟,萧洛尘并没有葬在此处。端敏也曾疑惑,苏慕松既去了潞州,找到了萧洛尘的玉像,为什么没有将他带回来安葬,那时她不忍问的问题,如今又浮现在心中。

“你为何没把洛尘哥哥带回来?”

“或许他并不想回到这个伤心地吧。”

苏慕松没有说出实情,时至今日他仍不能接受萧洛尘最终落得身首异处尸骨无存的下场。

但这些让他一个人承受就好,没必要再去刺痛另一个真心对待萧洛尘的人。

端敏觉得苏慕松隐瞒了些什么,但是她也不准备再刨根问底了,于他二人而言,她始终不过是个外人。

“还未好好的谢过你,择日不如撞日,我请你去望京楼吃席面。”

“道谢是不必了,望京楼的席面是肯定要吃的,那最近新来了个璋城的厨子,手艺超绝。”

“你若想品尝他的手艺,那我们今日便定他了。”

“望京楼生意可好的很,提前三日预订都不一定能有座,今日过去怕是吃不上了。”

“自家酒楼,既是诚心请你,便是歇业一天也是应当的。”

于是乎在苏大公子的吩咐下,掌柜请走了所有客人,免了所有的账单,并承诺所有客人可另寻他日到店,望京楼赠送与客人今日所点菜肴相同的菜品。

苏慕松原本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却没料到此事迅速成为了邕京城的新谈资。

外人不明白内情,只知道并不热衷结交权贵的安国公府大公子为了宴请端敏郡主一掷千金,于是乎便有了结论,苏大公子倾慕端敏郡主。

于苏慕松而言,伤心欲绝过去之后便是疯狂的想念。

他自盛煌归来,身边却已经没有了能够与他一同怀念萧洛尘的人,端敏郡主成了唯一的选择。

端敏陪着苏慕松去看以前他与萧洛尘看过的风景,去吃他们以前吃过的美食,听他说起他们的趣事,多数时候是两个人,有时也会捎上季子明。

当年端敏曾想让萧洛尘给她讲他与苏慕松的故事,如今这个讲述的人却变成了苏慕松。

他们只是在回忆往昔,但看在旁人眼中,便成了端敏郡主与苏大公子情投意合。

某一天,不知从何处传出的消息,皇上要为端敏郡主赐婚,邕京城的百姓听到此消息,头一个想到的便是苏慕松。

他二人年纪相仿,家世堪匹,又志趣相投,怎么看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全城的人都认定了二人的婚事,只有他们自己不知道。

直到后来,赐婚的圣旨下了,端敏郡主下嫁翰林院士季子明,一时间邕京城百姓直呼看不明白。

季子明虽说是前科状元,翰林院士,但出身寒门,毫无根基,与生母是嫡长公主有太后撑腰的端敏郡主显然不配。

但又有传闻说这婚事是郡主自己求来的,于是百姓们又纷纷觉得翰林与郡主是真心相爱,不落俗尘。

依照襄平的礼制,男子年满十八行冠礼,眼见着苏慕松的冠礼也近在眼前了,按照惯例冠礼过后,皇帝便会册封他为世子,将来承袭安国公爵位。

苏慕松生得俊朗不凡,学识品行在京都一众勋贵子弟中出类拔萃,且安国公府富可敌国,安国公夫妇又是出了名的悠然随性待人宽厚,因而他便成了适婚之龄的京都贵女们眼中的香饽饽。

先前因传闻的缘故,贵女们都只道自己与安国公府无缘了,然而端敏郡主被赐婚了,霎时间给苏慕松说亲的人纷至沓来。

安国公夫妇不知道苏慕松是何心思,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总要继续前行。若他放下了过往,决定重新开始,那么说一门亲也无不可。因而对于苏慕松的亲事虽然并未表现得心急但也并非没用心思。

苏慕松全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长孙琴谙起初心中不安,但是见他并未表现出反感便又渐渐放下心来。

安国公府与京都勋贵少有往来,在邕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朋故旧,因而苏慕松十八岁的生辰也并未操办什么宴席。

时近晌午,端敏郡主来了,她并不知道今日是苏慕松的生辰,只不过是来报信的。

端敏一身宫装,显然是才从宫中出来的。

“我今日在皇祖母那遇到欣乐表姐了,她求皇祖母赐婚,人选便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