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杨将军回归(1 / 2)

加入书签

“啊?你要一个人走?”窦锦姑脸色巨变,“不能带我一起走吗?”说话的时候,锦姑眼睛里迅速蓄满了泪水。

杨文广一看人家误会了,赶紧安慰:我不是回大宋就不回来了,更不是不要你了。我是军队的主将,军队面对强敌,我得回到军中。你现在还不能跟我走,你暂时先留在扎灵堡。

你用我定国公、骠骑大将军的名义,命令各部族派军队来脱思麻部集结。各部如果来人了,咱这里得有个人接应呀。老扎西、贡布、老多噶,他们能行吗?他们谁都不行,还得你来。

你是我的女人,同时你也是脱思麻部的圣姑。我不在的时候,你就是脱思麻部的领头人。

各部族的人马来了之后,你把他们组织成联军,带着他们到前线和我汇合。咱们前后夹击,战败古斯罗!到时候大宋和吐蕃一家亲,两边的百姓可以自由来往、经商、通婚。

到了那时候,你就可以和我在一起,我们永远不分离!

锦姑哭了,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呀?眼看即将和情郎分别,锦姑悲从中来、眼泪止不住的流。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文广长叹一口气。世界上总是有遗憾,谁让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呢?什么时候世界上再也没有饥饿、战争,相亲相爱之人或许才能真正平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为了将来的幸福,现在我们只有暂时忍痛分别!

“锦姑,我走之后,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时间就给我写信,我也会写信,把我的情况告诉你。”杨文广把骠骑大将军的金印交给了窦锦姑,让她拿着这枚金印号令各部族。

金城前线战况不明,在这里多停留一天,战场上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杨文广在扎灵堡又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范小四和侦察兵、刘能夫妻、薛百花和红姑等人离开扎灵堡,赶往金城战场。

临走之前,范小四留下了两名侦察兵,薛百花也留了两名万花楼的人员。名义上是为了保持联络,实际是打探吐蕃各部的情报。

窦锦姑对此并不反对。有这几个人留下,她就和杨文广没断了联系。

北上之路,虽有百花娘的温柔相伴,文广却仍然归心似箭。薛百花再加上一个浑身风尘气息极浓的红姑,仍然挡不住杨文广对前线战况的担忧。

尤其是吴金定、齐长善、曾凤英都在金城,他就更放不下了。每天都是加紧赶路,和南下的心情完全不同。

那时候,杨文广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现在则纯粹是紧张和牵挂了。

薛百花知道杨文广心中焦急,因此,只要有休息的时间,就尽量安慰他。用女人的温柔、用琴声、歌声,来抚平男人心中的纠结。

一起同行的刘能夫妻、范小四等人有福了。在枯燥的旅途中,竟然能够听到百花娘的琴声和歌声。这种高级的享受,如果不是沾了杨将军的光,他们想听的话,可得花一笔不小的钱。

十天之后,进入了大宋疆域。杨文广并没有从吐蕃一边去金城。那地方是战场,从那里走有极大的可能会遇见古斯罗的大军!

换个地方,提前进入大宋境内。从宋朝一边去金城,就要安全的多。

又过了两天,终于来到了金城外围。这里离着金城还有五十多里,气氛就不一样。路上见到的行人,一个个脸色紧绷、脚步匆匆。

找个人打听,金城还打仗吗?

“金城?现在不打了。不过城里管得严了。进出城门都要严格检查,粮食、麻布、食盐,都不许出城。听说吐蕃军队没走远,随时都可能会打过来!”

“哦,那可是多谢了。”

战争期间,严加盘查完全可以理解。严格控制的这些物品,都属于军需品,军队必备。控制是为了防止不法商贩把物资运出去,造成城内紧张之后,再从外面运回来高价出售。

“走吧,咱们进城!”

进城检查果然很严格。守门军相信询问每个人的身份、以及进城的目的。轮到杨文广他们的时候,范小四拿出一面令牌交给了城门军。

城门军一看,马上放行。这是侦察营的令牌,城门军哪里敢阻拦?

排队等着进城的老百姓不干了,“喂,他们为什么不检查?别人都查那么仔细,他们那么多人直接就放过去了。你们是不是收钱了?”

当兵的可不管这一套,有意见你们可以不进城!没人逼着你们飞进城不可。

对于进城群众的反应,杨文广看见了、也听见了。但他却没心思管这些小事,他有太多的大事要去办。

一行人急匆匆直接去往帅府,那是杨文广以前的住所兼指挥部。其实这地方没挂帅府的牌子,杨文广也没有正式起名叫帅府,都是官兵们私下这么叫的。

帅府门前的警卫检查的更严了。不过有刘能在,检查再严格,也得无条件的放行。杨将军回来了,哪个敢拦着?

“张大眼、李大个,今天是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