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一章 知府阻拦(1 / 2)

加入书签

“大人,您下一步有何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延州知府就找上了门。

由于杨文广派出医术最高明的韩军医为其治疗,知府的伤寒病已经完全康复了,通判的腿伤也比之前好了许多。

延州知府为了表达对前线将士的关怀、也为了感谢杨文广,这才在身体刚恢复不久,就亲自带队来金明寨劳军。

“下一步?”文广双眉一展,“自然是率军西进,乘胜扩大战果。向西,趁西夏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兵取夏州!”

“啊呀,大人呀!”延州知府急的一跺脚,“我就担心大人会率兵西进,所以才今天一大早就来见您!大人,夏州可不比金明寨,那是西夏人的重镇、祖地。”

“大人可知西夏为何要叫西夏?怎么不叫西唐、西汉?唐朝僖宗之事,黄巢造反。李思恭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其后人利用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不断扩张,最后才建立了西夏国。”

“夏州乃是其龙兴之地,西夏人岂会让与旁人?大人若此时率军北上,必会遭到西夏军的强烈反击!大人此行只带了数千骑兵,哪里能与西夏全国之力相抗衡?”

“以下官之计,大人应该回煕州,集结大军,调集粮草辎重、积蓄力量,徐图之。”

“哎,徐知府是文官,对军事上的事情所知不多。”杨文广对徐知府的判断不以为然,你一个文官,也敢议论军事?不过,他还是要和这位关心军事的延州知府解释一下。

“岂不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你能是这样想,西夏人肯定也是如此。我率军奔袭,突然出现在夏州城外,必然能打西夏人一个措手不及!等西夏人明白过来,我已经站在夏州城头了!”

“大人,这只是您的一厢情愿。如果您赶到夏州,却发现西夏人已经陈重兵严阵以待了呢?如果您半路遭遇了西夏大军的埋伏了呢?”

“哪有那么多如果?”杨文广忽的站了起来,“徐知府如果今晚吃饭,被噎了一下,从今以后就不吃饭了吗?如果你上厕所,可能会滑一跤跌进茅坑,今后就再不去了吗?”

“你,你!”徐知府没想到杨文广会用他打这样的比方,气的满脸通红。“大人今日不听下官良言相告,他日若时败北,休怪下官未曾提醒!”

“嘿嘿,我只听说,大军出动之际,若有人口出不吉之言,当立斩之!”

徐知府哼了一声,扭头就走。杨文广看着他的背影,半天不吭声。拿出一份西北地形图,找到延州的位置,又向西,找到了夏州。

上一次他在西夏大杀四方的时候,就想打夏州。结果还没打到地方,京城传回消息,宋仁宗逼死了杨金花,天波杨府被贴封条。他率军回京兵困龙庭。从那之后,就再没来过西夏。

这次再来,他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宋朝西北边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西夏打服了,让他们以后再不敢对宋朝生出觊觎之心。

其实延州知府说的没错,杨文广率领六千骑兵一千敢死队,就去攻打夏州确实有点儿冒险。去煕州集结了大队人马,慢慢来也合情合理。但徐知府却不了解情况。

煕州那边,苏洵已经率领十几万联军从金城北上,往西北的西凉府去了。他现在去煕州,哪还有人?除非他追着联军去西凉府。这却又不符合他的本意。当初他要是有这个打算,就不会让苏洵带着联军北上了。

这个徐知府,啥也不懂,就会胡说八道,破坏我的心情!

杨文广气哼哼的,召集众将开会!在会上他宣布,明天起兵,兵进夏州!在夏州和延州之间,还有洪州、宥州和龙州。这三座城,呈三角形排列,横亘在延州、夏州之间。

杨文广直接兵进夏州的话,洪州、宥州、龙州不可能没反应。这三座城如果出兵来救援怎么办?

在会上,四宝对此提出了疑问。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将领们的想法。文广告诉四宝,也是告诉在场的所有人:走一步说一步。我们先出兵,敌人排兵来增援的话,咱们随机应变!

这叫什么主意?众将有心反对,杨文广讲了一番话,让将领们无话可说。

“想当年大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大漠、北伐匈奴的时候,他提前计划了要干掉匈奴王庭、北逐匈奴三千里、封狼居胥了吗?他肯定没想到。这都是走一步说一步的。”

“霍骠骑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他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办不到?”

众将这才想起来,咱们的杨元帅不但是宋朝的定国公、怀化大将军,同时还是吐蕃的定国公、骠骑大将军。人家早就是骠骑大将军,和霍去病一个级别了!

众将无语。杨文广分配任务:侦察营先行,今天就出发;敢死营今晚开拔;其他部队明日辰时起兵。

他让依智高去找延州知府,要一百辆马车,以及所需的粮草辎重。别的部队都有粮草辎重,只有你们敢死营没有。你们吃的粮食,都是兄弟部队送给你们的。你们自己也得想想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