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沉重的响铃岩(附录《圆觉经》讲记(七))(3 / 5)

加入书签

以投龟状鱼状的最好。

因此游客所购响铃岩大半被投入了湖中,日积月累,数量惊人。

余宝叫人挖出全部响铃岩,同时又挖出硬币200多公斤,价值7万多元。

于是景区成立了奇石博物馆,用于向游人展出部分精品响铃岩。

镇长马斯翔撤了内弟余发财的主任职务,任命余山兰为景区新主任。

余山兰把余家村一把火烧了,另起作景区办公用房。

田野当上了保安队队长。

余宝当导游部负责人,余语燕则当保洁部负责人。

景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附录:《圆觉经》讲记(七)

金刚藏菩萨的疑问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在这里,金刚藏菩萨提出了三个互具逻辑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佛说众生本来是佛,又说因为无明而沦为众生,那么无明是从何而来的呢?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这些无明是众生原本就具有的,那么佛为什么又要反复说明众生本来就可以成佛呢?

第三个问题:如果说众生本来是佛,是由于后天的一念无明而沦为众生,那么,请问佛陀这一念无明是何时生起的呢?

针对金刚藏菩萨提出的三个问题,佛陀并未逐一作答。因为在佛陀看来,金刚藏的三个问题源于众生执著的分别心,执著有实在的无明、众生和佛并把他们推到了对立面。

佛陀的解答

佛说:“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在座的各位清净菩萨你们应该知道,一切世界中的全部事物和现象,都是有始有终、有生有灭的。过去、未来、或有、或无、缘聚、缘散、生起、停止,都因妄念前后相续不断,而循环往复不止。如果我们坚持获取种种取舍的话,那么势必会陷入轮回之中。

在众生尚未跳出轮回的情况下,去妄自分辨圆满觉悟的性状,那就一定会陷入往复流转的生死轮回之中。想要免除轮回之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就好像我们在双眼转动的时候,水虽然没有动转,可是我们却隐约看到水波在摇动;又比如我们的双眼瞪着不动,时间长了眼睛发花,会将火光看成是一个旋转的火轮;再如,月亮本来不动,但是因为月亮旁边的云彩在移动,我们感觉好象是月亮在移动;我们乘坐在飞驰的船上,看岸边的景物,感觉好像是两边的河岸在后退。

陷于生死轮回中的众生想要分辨圆满觉悟的性状,情况就跟上述的例子差不多啊!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诸位菩萨,种种旋转没有停止,要那些令人错觉的旋转景象先停住不动,尚且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的污垢之心都还没有清净,又怎么可能用这种污垢之心来观想佛的圆觉之性呢?也正是因为你们想要用污垢之心去观想佛的圆觉,所以才会生起金刚藏菩萨刚刚所问的三个疑惑。

幻翳,是由于眼睛的毛病生起的错觉,有时候甚至会突然感觉到虚空中飘着一朵朵花。佛陀指出,金刚藏菩萨提出的三个疑惑,就好像是患有眼病的人,妄见空中有花。一旦眼病根除了,我们也不能说,眼睛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再次生起一切诸种疾患。

为什么呢?因为眼病与花两种事物之间并没有一种相互待缘的关系,也就是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好像我们看到空中的花消失了,不能再起疑问——虚空中什么时候会再生起花朵呢?为什么呢?

因为空中本来就没有花,空中的花也就谈不上何时生起、何时消失。生死与涅槃,同起同灭。玄妙的觉悟圆满普照,远离于一切空花和眼病,不可以说花、翳在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