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章 王越高瑶会试展才 广买仆役李晋返京(1 / 2)

加入书签

题目一,论西南苗乱与东南民变,及安抚百姓、中兴大明之策。

题目二,论宣德、正统两朝的边疆战略,及抚定四夷、威加海内之策。

题目三,论大明与藩属国的朝贡贸易,及强国富民,充实财政之策。

三道策论题目,考生们有数天时间可以慢慢对答。

朱祁钰还特别强调,考生可以尽情对答,绝对不用担心会因言获罪。

参加过顺天府乡试的举人们倒是还好,毕竟荒诞不经的当今天子在上次乡试时,已经亲自出过一次策论题目了。

但其它省的举人们就有些傻眼了,这种题目根本就没办法作答。如果要讨论宣德朝的边疆战略,大家是该赞美还是批判呢?

如果赞美,那就是睁着大眼说瞎说,你觉得皇帝亲自出了策论题目,就是为了听你瞎白活的吗。

如果批判,那可是宣宗皇帝啊,公然批判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所以黄溥与何宜在考场中往来巡视,巡着巡着就傻眼了,两人发现,考策论的

这次考试事关大家能不能高中进士,没人敢拿策论题目等闲视之。

以前考试,策论就是用来应景的,能不能中主要是看八股文写的如何。

但是考生们在京城备考的日子里也都听说了,当今天子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所以景泰朝

不过黄溥和何宜也发现了,考生中也有特别的人。比如顺天府乡试的

经过顺天府乡试之后,王越就猜到会试的时候皇帝还会亲自出策论题目。而且论来论去,不过就是那些内容。

因此王越早已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打好了腹稿。在拿到题目后,别人都在苦思冥想,而王越却是成竹在胸,下笔如有神助。

与王越前后脚交卷的,还有高瑶。

不过高瑶在考前倒没有特意猜题,而是平时酷爱关注时政,并且颇好议论。如今拿到这三道策论题目,可谓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一下笔便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最重要的是,高瑶对个人荣辱、功名得禄并不过于看中,对答之间,倒有股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豪迈之气。

见到高瑶早早交卷,黄溥也有些诧异。黄溥早就关注到了高瑶,因为高瑶与别人明显有些不同,不仅答题速度极快,而且一边答,一边作咬牙切齿、慷慨激昂之状,一看就是有真情实感,不吐不快的样子。

待高瑶交完卷走后,黄溥向何宜问道:“行义,这个年轻人是何方神圣啊?”

何宜笑道:“他叫高瑶,福建闽县人。今年二十三岁,去年福建乡试的

黄溥诧异地望了何宜一眼,苦笑着揶揄道:“行义,你是不是入戏太深,真以为自己是算无遗策的郭嘉郭奉孝了。

为什么伱什么都知道,这是智多近妖了吗?”

何宜无奈地摊摊手:“我老早就认识他啊,难道我还非得骗你说我没有见过他不成?你信不信我连他答卷上写的什么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真的假的?”

见黄溥犹自不信,何宜笑着解释道:“高瑶是福州府闽县人,我是福州府福清县人。闽县与福清县紧邻。

我们两家相隔不到三十里,年纪接近,又都是福州府的青年才俊,同在府学读过书,彼此之间太熟悉了。”

黄溥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就难怪了。不过你不会在读卷时帮他通融吧?”

何宜无奈地笑道:“若是以八股取士,高瑶还真不一定能中。但是咱们圣上是以策论定高下,不需要任何人提携,高瑶闭着眼睛都能考中。”

黄溥点点头:“你这样推崇他,我倒是更有些好奇了。”

何宜笑道:“大家同朝为官的时间还长着呢,慢慢看吧。”

……

二月二十六日,天气晴好。

在会试顺利举行的同时,朱祁钰却待在家中无所事事。

朝中重臣各有各的事情,就连自己身边的中书舍人们也全都离开了,要么去迎接太上皇了,要么去当会试考官了。

这军政事务就没办法处理了,要让皇帝陛下自己去批读那些奏本和军报,朱祁钰打死不会干的。

好在内阁还有阁臣值守,司礼监的秉笔们大部分都在,而朝中也没有什么大事,所以朱祁钰索性就给自己放假了,专心在家伺候自己的宠妃们。

刚当皇帝的时候,朱祁钰还想着三宫六院,佳丽三千,然后像晋藩那几个神奇郡王一般,生上近百个子女。

现在朱祁钰完全不这么想了,十五个宠妃就已经让人难于招架了,还扯啥佳丽三千。光这

所以朱祁钰也想开了,每个宠妃生上一两个儿子就得了,就没必要再没完没了地生了。

随着生产之日的临近,宠妃们变得越来越粘人,几乎就不允许朱祁钰离开视线。

林香玉已经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