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3章 火儿忽答诈败设伏 荒唐皇帝保守(1 / 2)

加入书签

火儿忽答带着数千残兵一口气跑出八九里,蒙着头扎进小石硖,一直深入到红石塄才停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下马休息,以麻痹明军。只等明军深入谷地,早已埋伏好的两万骑兵便从河谷中冲出,以逸待劳,杀明军个措手不及。

诈败、设伏,这是瓦剌骑兵从也先开始就承袭下来的传统技能了。在山西这片土地上,诈败、设伏可是屡试不爽的,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偏偏明军就吃这一套。

火儿忽答非常得意,虽然在紫荆关下有些失算,但诈败诱敌、设伏全歼的传统手艺可一点没落下。

两万人在紫荆关下诱敌,两万人在河谷之中设伏。加起来一共四万大军,这多出来的一万骑兵是哪里来的?

这也是火儿忽答的一招妙手,从帖木儿帝国、亦力把里那里忽悠来了一万骑兵。因为大明的甘肃驻军数量剧增,周边几个国家都怕了,所以大家肯凑出一万骑兵支持火儿忽答先和大明碰上一碰。

明军认为火儿忽答本部兵马一共是三万,而火儿忽答实际上有四万大军。这一个情报盲点就足以造成致命的后果。

比如现在明军杀出城的三万大军,一旦进入谷地,被以逸待劳的两万生力军一冲,就又是一场鹞儿岭之战。

但是火儿忽答漏算了一点,他这次的对手是大明景泰皇帝。

朱祁钰这次给自己的亲军设计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就只是依托紫荆关城防工事行动,大军绝对不离开防线超过八里。

营州卫大军冲杀了五里左右,就开始放缓攻势了。等到达小石硖谷口的时候,已经完全停了下来,而且压根儿就没有往里冲的意思。

在砍了两三千人头之后,营州卫就与神机营将士相互掩护,缓缓地退回紫荆关了。

这下火儿忽答可抓狂了,说好的乘胜追击呢?说好了穷追猛打呢?正规的明军不应该是现在这种见好就收的打法啊。

合着那两三千瓦剌骑兵就白白牺牲了?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几百骑兵保护着怡王殿下来与火儿忽答会合。营州卫虽然叫得很凶,但并没有真的去追杀这位怡王殿下。

火儿忽答又犯了也先的老毛病,接下来三天,一直派出数千人远远地在明军炮火射程外挑衅。两万骑兵则依旧埋伏在河谷里。

刘昌也不恼,就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都不出关了。

此时大同守军也依然是老毛病,选择对瓦剌避而不战,绝不出击。而山西巡抚李秉在太原急得上火,但是短时间内,根本组织不起可战之兵。

火儿忽答派出数千骑兵,在山西四处劫掠。

五月十五日,这是火儿忽答率大军进入山西的

瓦剌抢掠得差不多了,紫荆关也攻不下来,再耗下去,明军主力就要杀过来了,所以火儿忽答决定撤退。

这时候,都有一位达官定州卫副千户,名叫把秃,带着两个心腹前来求见火儿忽答,扬言有妙计献上。

火儿忽答将人召入,好奇地问道:“紫荆关坚固若此,你又能有何妙计?”

把秃回道:“您何必非要执着于攻下紫荆关呢,末将知道一条小道,可以绕过紫荆关。

您可以率主力撤退至大同,然后派出两三千人,步行沿小道绕过紫荆关。到时候末将为内应,袭夺定州卫马匹干粮,便可趁明军不备,直驱北京城下。”

火儿忽答被逗乐了:“就算你说的都能成功,但我派两三千人直驱北京城下有什么意义吗?

别说以北京的防御,两三千人根本就杀不进去。就算能杀进去,两三千人也不够城内明军砍的啊。

我是生嫌明军将士升官慢,主动去给他们送人头是吗?”

把秃回道:“两三千人确实杀不进北京城,但太师可还被囚禁在北京,您不想把太师救出来,然后借太师名望,重新统一瓦剌吗?”

“我也想救出父亲,但是两三千人,到了北京城下,如何能够成功施救?”

把秃凑近回道:“末将的叔父把斋是定州卫指挥佥事,最近带着数百兵士,被紧急征调到北京巩固城防去了。

只要您派两三千人杀到城下,叔父便能率部下解救出太师,然后趁夜间悄悄用吊篮坠下城去。”

火儿忽答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最终,火儿忽答还是接受了把秃的献计。如果自己父亲真能回来,三弟阿玛桑赤的麾下部众立即就能收拢回来,就连伯颜帖木儿,恐怕也不敢再搞东搞西了。

这叫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计划已定,火儿忽答选出三千精锐随把秃走山间隐秘小路,绕过紫荆关,进入直隶腹地,自己则于

大同守军又不敢出城交战,火儿忽答可进可退,如果情况好,就等着那三千精锐将父亲营救回来;情况不好,撒开腿就跑,一天多点就能从阳和口出长城进草原。

五月十七日,都指挥同知许通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