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 张良献计(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椒房殿内。

我坐在几案后抚额神伤,神色憔悴苍白,整个人看起来颓丧不已。

我昨夜几乎一夜未眠,眼眶下布满浓密的黑眼圈,双颊浮肿,眼窝凹陷,神态疲惫至极。

我让沈如溪去前朝打探消息,我不知道萧何、审食其劝谏得如何,只希望最终结果不要太糟糕。

我早该知道刘邦是个无情无义之辈,从他将乐儿盈儿踹下马车的那刻起,就不该对他心存任何幻想,只是我没想到刘邦竟真的能够做得如此决绝。

“皇后娘娘。”沈如溪款步走来,神色匆匆,面带忧色。

我闭了闭眼,将眼里水雾逼退,随即睁开双眼,声线沙哑,“如何?”

沈如溪抿唇捏着自己衣袖。

见状,我心中一紧,立马催促,“说吧,本宫承受得住。”

沈如溪的目光触及我那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顿时心中一滞,酸涩不已,她缓缓道,“皇后娘娘,陛下依然坚持要易储,和丞相等人僵持不下,朝堂上吵作一团,陛下又发一通雷霆怒火。”

这话落在耳畔,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我那颗凉透得不能再凉的心瞬间冻成冰坨子,全身的血液也瞬间被凝固。

半晌,我才勾唇笑出声来,声音透着凄凉,“最尊贵的女人?呵呵……”

我苦笑一声,眼底闪过浓浓的嘲讽,心里泛起苦意。

沈如溪心疼万分。

我猛地站起身来,死死咬住牙关,才能克制住胸腔处那股熊熊燃烧的愤恨之火,可是双手却忍不住在微颤。

“皇后娘娘。”沈如溪眼眶生疼,心里充满焦虑,只盼着我赶快振作起来。

我仰头,强迫自己把眼泪憋回去,努力压下那股翻涌而上的滔天恨意。

我平静地说,“如溪,与本宫再出宫一趟。”

既然还抱着一点希望就不该放弃,我总不能就此倒下,更不能让刘邦与戚懿称心如意。

沈如溪急忙颔首应是。

我脸上划过一抹凌厉肃杀,但仅仅一刹那,转瞬即逝,便恢复平静。

“本宫先去洗漱一番。”

话落,我转身迈步朝内殿走去,背影萧索寂寥,令人不由得升起心疼。

沈如溪跟着走了进去。

我们换好衣服收拾妥帖,便匆匆离宫。

这次,我又去求能在朝中说得上话的几位大臣,都是沛县的熟人,与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

他们皆不明白陛下为何会弃嫡子,仅仅因为性格不像而已,不明白陛下为何会如此地狠心去伤害陪他吃尽苦头的结发妻子,想想都让人感到寒心。

他们看到我凄楚悲痛的模样,不免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摇头叹气,替我鸣不平,可惜他们无法左右陛下的决定,只能尽力地去劝谏。

我乘坐的马车在士兵拥簇下向未央宫驶去,四周百姓纷纷避让,行注目礼。

我坐于马车内,撩起帘子,远远就瞧见那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皇宫城墙。

今日天空蔚蓝,阳光璀璨,灿烂夺目,仿佛将整座皇宫笼罩于一片金色海洋,绚烂而耀眼。

可我的心情并不美好,相反阴云密布,沉重压抑。

我放下帘子,掩去眼角湿润,靠着车壁假寐,脑中却乱哄哄的,如一团乱麻。

忽然马车停下,我蓦地睁开眼睛。

“皇后娘娘,是留侯张良。”外面传来士兵的禀报。

我的双眸陡然变亮,眸中闪烁着异常激动光芒。

我挑开帘子看去,不远处伫立着一男人,一袭白衣如雪,宛若谪仙般高洁脱俗,温文儒雅的模样让人不由得生出亲切感。

他静静地站在那,含着春风般的温暖笑意,仿佛沐浴在圣洁的光晕中。

“张良。”我惊喜道,连忙踩着精致玲珑的绣花翘头履跳下马车。

我快步走近,一脸欣喜,“留侯怎么突然来长安了?”

张良迎面而来,微笑着道,“微臣为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事而来。”

我的脸色微微一白,眸光黯淡下来,嘴角扯出一抹牵强的笑,“你也听说了么。”

虽然我竭力掩饰,但是张良依然察觉到我眼底的失魂落魄与悲伤绝望。

张良皱了皱眉,随后浅笑道,“皇后娘娘不必太过忧心,微臣倒有一计策,可让陛下打消此念头。”

我眼中骤然绽放出光芒,连忙追问,“什么办法?”

张良故意卖了个关子,“这件事需皇后娘娘您配合。”

我毫不犹豫道,“本宫愿倾尽所有,只要能帮到太子。”

张良轻咳一声,“去请商山四皓做太子殿下的老师。”

我一怔,眸中浮现出疑惑不解,“老师?”

张良点头,“没错,老师。”

商山四皓是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