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工程筹建,太孙不满意(1 / 2)

加入书签

没错,对于一众官员来说,他们压根不相信这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就那么糊弄着弄出来的墩子能有这么结实。

所以,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刚刚那小崽子在演戏。

没人觉着不对,演戏嘛,这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谁还能没点演技来着?

只是,有人眼神不善的看了看刚刚那个小崽子。

娘的,这种能在太孙面前露脸的好机会,怎么就让这个小崽子抢先了呢。

看着众人那迷茫、疑惑、嫉妒、夸奖等等不一的眼神,这名翰林院新晋翰林苦笑着摇了摇头。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刚刚他是真没打算演戏啊。

他是川蜀人,如果说在场的谁对直道这事儿体会最深的话,那恐怕就只有他们川蜀人了。

这个时代的川蜀,出来一趟是真心不容易,少小离乡老大回可不仅仅是一句诗,而是非常现实的情况。

所以,他想看看,太孙殿下所说的这个“神器”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会请旨自己去修路去。

作为一个川人,他希望自己的后辈,不用再跟自己一般,辛辛苦苦的跋山涉水了。

不过眼见着没人出来再试试了,另一位武将有

些待不住了。

他有个很秀气的名字,张玉。

可实际上,他乃是朱棣最为信任的心腹部下。

这次北征结束后,直接被朱高煜一封圣旨给调了回来。

对于这位在靖难之中为救朱棣而牺牲的将军,朱高煜的好感度无疑是很高的。

更别说,他的三个儿子就没有一个废物,英国公张辅便是他的儿子。

张玉对于朱高煜的忠诚度自然不用说,他此时站出来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觉着小爷是不是被人蒙蔽了?

所以,他沉默着走上前来,捡起地上的铁锤,在手上掂量了几下后,有些诧异的看了之前的官员一眼。

显然他没想到这锤子居然没掺假,真是大铁锤。

而后,他也没说多话,直接双手握住锤把,高高举起后鼓荡起全身力气猛的一锤,砸在了这墩子上。

砰!

武将的力气,自然不是之前的文官能比的。

光听响声就知道,这一下是下了死力气了。

可众臣再一看结果,咦?居然还没坏?

这次倒没跟之前一样毫无变化了,至少崩裂了不少碎屑不说,有几道裂缝也露了出来。

一众朝臣们这时候才惊讶的发现,似乎、大概、也许、

可能、应该朱高煜说的是真的?

想明白这个事实,百官们顿时鸦雀无声的看向了朱高煜!

朱高煜没有嘚瑟什么,这个结果在他看来理所当然,所以非常坦然的看着众人补充道。

“今日这个测试,其实只不过是临时弄出来,准备不充分、用料也不齐全。”

“若是真到了筑路、建城的时候,用熟悉的工匠慢慢来,弄出来的比眼下这个还要再硬上几分!”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是真的便宜!”

“诸位都是熟悉庶务的老臣了,应当明白,其实青石板那东西好归好,但实在是开采困难、运输困难、维护起来更困难。”

“正因为如此,才让筑路显得耗费如此惊人!”

“可有了水泥之后呢?”

“直道,真有那么大的耗费?”

事实就在眼前,虽然朱高煜没有详细说这水泥到底便宜到什么程度。

但谁都不傻,这东西摆明就是能批量制造的,不说其他的,单说运输起来就比青石板可要方便太多太多了。

而且细心的官员之前可是注意了,眼前这个他们守了一天的墩子,实际上压根没用多少水泥。

那……搞!

想明白以后的一众朝臣

,立马成了朱高煜最忠诚的拥趸!

谁说不让修直道了?

这特娘的可是大秦之后,历朝历代都没能干成的大事儿!

但凡能做成这件事儿,这要是不能青史留名、标榜史册,那绝对是写史书的收钱黑人了。

一时间整个广场上都有些群情激奋了。

这些人都不傻,既然朱高煜证明了这水泥确实经久耐用而且还造价便宜,那这事儿还有什么好说的,哪怕掺和不到里面去,也不能跟大势作对吧!

最终,事情还是落在了工部身上。

工部尚书是不可能专门只干这件事的,他要对应的是整个大明上上下下所有的营造事务,哪怕直道修建确实是一件大事,他也只能挂个名。

所以,工部侍郎就得站出来了。

说白了,他就是那个具体负责主持工作、认真干活的。

事情到这里,基本上也就结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