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冬日箐山(1 / 1)

加入书签

吃早餐的时候,顾言向其他人说了自己的计划。

所有人听了,都纷纷表示赞同。

大雪纷飞的日子,自然要往高处去。

顾言,已经是箐山常客。

不过箐山并非是一座孤峰,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

之前嫌太远,顾言一直都没有前往过箐山的主峰,这一次,有大把的时间,天气也很合适,是时候登顶箐顶了。

吃过早餐,来到箐山脚下。

任钰和万雨离的近些,已经在这里等候。

两波人汇合,开始登山之旅。

新年伊始,前往箐山的人很多。道路上的积雪因为人来人往,已经融化出了一条黑色的小路。

不过总是会有一些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他们愿意超出这条黑色的轨迹,去探索世界。

“初中的时候,顾言经常写诗。某次赵老师表扬了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每每写作文,都要夹杂着几句自己写的事。”

说起这件事,顾言就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时候,他不喜欢现代诗,喜欢写五言绝句,七言律诗,更喜欢四字令,对词也非常入迷。不过顾言还不懂所谓平仄对仗,写出来的,总是缺乏韵调。

这个时候,顾言总会说李白的诗文也不那么讲究这些。

就像是一只被捏着脖子的公鸡,还要拼命发出鸣叫。

至于后来,顾言也就不写了。

不是不想写,也不是没兴趣,就是突然间,觉得写诗这件事,太装了。

每每写成,总会被人叫做大文豪,大诗人,言语之间,尽是揶揄之意。

更何况,起兴而成诗,每日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何来兴致?

觉得苦了,累了,也不敢写出来,怕别人知道。

而且顾言对诗词,也没那么多研究,结构不够严谨,对仗,平仄,都差些意思。

“既然任钰都这么说了,顾言,你不来一首?”

陈佩佩开始起哄。

“佩佩学姐,写倒是没问题,不过此时兴致不高,写出来也不过是泛泛之作。若是登山路上,兴致来了,或许就有佳句。不过既然说到了诗,不如我们来玩一个叫做飞花令的游戏吧。当然,我们也不必严格按照古人的游戏规则,这样吧,我们就指定一个字,说出来的诗句,必须要带有这个字。谁接不下去,谁就输了。输的人会受到惩罚,你们觉得如何?”

顾言说的游戏规则,并非传统的飞花令。传统的飞花令对参与者的要求极高,不仅是指定某个字,而且对这个字出现的顺序,也有要求。

飞花令,本就是文人墨客相互较劲的东西,言语之间,彼此的学识是否渊博,就可窥见一斑。

“第一个字,是雪。我先来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第一轮,陈佩佩在第二次轮到自己的时候,实在是想不出来,不得不接受自己作为第一个被淘汰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