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四章 课题的产生(1 / 1)

加入书签

东光县和中枢市,在未来都会成为耀华国内有名的酱酒核心产区。

说到酒,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酒只是简单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但实际上,却非如此。

而顾言的课题,就和酒有关。

“鉴于我们目前能做的东西,我想了一个简单的课题,叫做《赤河地区两岸地形对酿酒微生物群的影响》。这个课题需要我们做的,并不复杂。”

“众所周知,酒之所以比较复杂,原因在于它的成分复杂。乙醇和水,都是溶剂,在酒中,乙醇和水都是作为溶剂而存在的。而溶解在这两种溶剂中的其他微量成分,才是决定了一款酒的风味的根本原因。赤河发源于云州,经播州,渝州,西川,汇入江水。但仅在播州的中枢市,东光县,西川的二郎县,形成了百里酒谷。这其中,必然有着某些特殊的联系。”

微生物是酱酒产生真正的大师。

就算是在赤河的百里酒谷中,位于上游的中枢市的酒和位于下游的东光县的酒,在口感和风味上,都有所不同。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区别?

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数量的多少,种类的不同,造成了酒在风味和口感上的区别。

而顾言的这个课题要做的,就是从自然环境的因素去解释这个问题。

这个课题一提出来,范方叶就不由得皱眉。

“顾言,你的这个课题,是否过于复杂?凭我的了解,你这个课题做出来,发表文章都不成问题。而且还不是那种发表在不知道几线期刊上的文章,是可以发表在一些国内重要期刊上的文章。”

毕竟是当过研究生的,范方叶一下就觉得这个课题的不简单。

“就是要发表文章啊!”

顾言笑着回答道。

“范老师,我们这些人,缺少所谓的科研经验吗?”

范方叶摇了摇头,“顾言,汤炼之,蔻如玉都参加过训练营,你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而且,特别是顾言,你的实验技能的掌握,也不是普通人能达得到的程度。”

在这方面,范方叶还是很客观的评价。

要是她上研究生的时候有顾言这种精力,现在早就是博士了。

“那么范老师,以我们目前的能力,难道不具备做这种课题的实力?”

当然不是了!

范方叶继续摇头。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那些过家家的课题呢?”

这个课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场的人,都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范方叶知道顾言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就是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可是,我们的实验室,怕是不支持啊!这其中牵扯到微生物的检测……好吧,既然你们都决定了,我这个当老师的,也不至于裹足不前。”

“范老师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借助播州大学的实验室来完成那些我们没办法完成了实验。”

顾言在播州大学待了一个月,以顾言的魅力,一个月的时间,发展属于自己的人脉绰绰有余了。

此刻,远在播州大学的徐晓霞忍不住连续打了几个喷嚏,吓得她连忙紧了紧身上的衣服。

天气冷,可别感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